 |
|
|
·工作布局三体系两园区 |
|
2月24日,记者从榆林农业农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今年,榆林农业***任务是抓好科技服务体系、市场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旱作农业示范园区“三体系、两园区”建设,全面完成***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榆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建设任务。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75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135万吨,种植蔬菜面积55万亩,产量154万吨,农业总产值达到1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00元。 建立三级农技推广模式 模特速成班 科技将更好服务于农 今年,我市将***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监管体系,示范推广“专业性农技站+农业科技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的农技推广模式,扶持创建引导性、示范性、区域性农业科技示范***。注册公司代理 围绕制约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形成和发挥的重大科技问题,市农科院、农机推广站、牧研所、林科所、治沙所等科研单位,将充分发挥科技骨干优势,研究出符合我市、影响***全省、具有突破性的农业科研技术。同时,我市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开展自主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科技带动作用和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头作用,***扶持10家民营农业科技机构发展壮大。网站制作 在优势产业区域,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机制。今年标准化生产的基本任务是:种植优质马铃薯280万亩、玉米180万亩、小杂粮280万亩、优质油料65万亩;发展标准化蔬菜35万亩,新增实施蔬菜面积3万亩,建立10个蔬菜育苗中心、2个蔬菜示范园,改造提升一批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创建各类高产示范田30万亩,全市农作物良种率达到85%以上。 今年还将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研发推广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65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实施马铃薯、玉米、水稻、设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等4个项目,形成4个规模化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使马铃薯、玉米全程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设施农业、畜牧养殖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有较快发展。 收得上来销得出去 专业模特培训 市场服务更健全 今年,我市要求各县区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进程,特别是农产品优势产区,要把建立专业批发市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形成从田间地头到大型批发市场的购销网络,切实解决好收得上来、销得出去的问题。 南六县每县建立1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北六县每县要建立2—3个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同时,完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强与电信公司的合作,将终端延伸到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和专业种养大户,向他们发布市场需求信息,提供技术、品种、价格、销售等服务,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今年将***加强对已建成的5513个村级信息服务站的后续管理,***建设24个乡镇级农业信息中心服务示范站,并在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等农业经济体中建立30个农业信息服务示范点,进一步健全网络、畅通信息,全方位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同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扶持市级100个规模大、效益好、辐射带动面广的示范专业合作社。 有标准有监管有认证 模特培训学校 农产品更加安全可靠 今年我市将把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 农业部门根据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准入”质量安全控制的需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与安全、包装标识与贮运、检测检疫方法等方面的标准,实现标准相互配套和有机衔接,确保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每个环节都有相应标准作为技术依据。购物网站制作 同时,逐步建立以市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为中心,12个县级农产品检验机构为骨干,大宗农产品主产区、无公害农产品***、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监测点为依托,覆盖全市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农产品认证,鼓励推荐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积极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展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扩大认证认可覆盖面。 园区建设更加给力 模特经纪公司 6亿元发展特色农业 从今年开始,省***决定,按照省市县1∶1∶1的比例,每年筹措6亿元现代特色农业专项建设资金,用3年左右时间,集中力量建设青银高速定靖段“***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榆林现代农业示范***”。 今年,我市将在定、靖13个乡镇核心区域内,建设两个省级小城镇,建设高标准设施蔬菜***1.1万亩、优质马铃薯33万亩,发展奶牛5000头、生猪15万头,并建设示范***管理中心、育苗场、农产品物流园区、农产品交易市场等相关配套设施,使示范***初具规模。与此同时,市上决定,在包茂高速横山、榆阳、神木段以及南部丘陵沟壑区建立一批不同类型、高标准的市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门户网站制作 我市将全面推行子洲旱作农业的成功经验,综合应用土壤有机培肥改良、保护性耕作、雨水拦蓄入渗等技术,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农田蓄水保墒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抗旱节水新品种和新组合的引选、繁育和推广,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技术、抗旱保水剂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提高旱作农业生产能力。***建立6个旱作节水农业核心示范区,在子洲、绥德、佳县各建立一个黄土旱塬类型区旱作节水农业核心示范区,示范区面积在100亩以上;在定边、靖边、神木县各建立一个丘陵风沙类型区旱作节水农业核心示范区,示范区面积在300亩以上,旱作示范区粮食单产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0%。 本文转载于: http://www(dot)china-cai(dot)com/news_ *域名隐藏* ?id=11
|
|
[2011年 3月7日 14 : 27]
评论:[0] | 浏览:[777]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