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钢是铁与铬的合金,本文為你介绍各类不銹钢的性质与用途。 关於不銹钢之性质及用途,一般***概都会有某种程度的瞭解。例如在一般之大气中,不銹钢是不易生銹的。以不銹钢為材料製成的餐具及装饰品也非常美观。当然由於科技的进展,不銹钢的种类也跟著增多,其用途也更广泛,它的各种优良性质也被人们握著而发挥了它们的功能。总之,不銹钢就像其他的合金材料一样,在工业上已担任著重要的任务。 基本上,不銹钢是铁与铬的合金。除了铬元素外,还因含有镍、碳、鉬、鈦、鈳、硒等而成為不同类的不銹钢。大体上,冶金工业界将不銹钢分為四类:即马氏体不銹钢、铁素体不銹钢、奥氏体不銹钢和沉淀硬化式不銹钢。其中以***及第三类用途较广。 一 早期发展 较早时期,一定有人在无意中製得过此种铁铬合金之不銹钢,但不晓得它有优良的防蚀不銹性能。科学文献的记载里指出,约在1820年时法国人在研製一系列合金时,曾发觉到铁铬合金之防蚀性较一般之铁或钢铁為强,但当时并没有想到此种合金会有商业上的用途。从1820年至1900年间,有关不銹钢进展的记载非常少。主要原因是那段时期製造铬元素的方法仍不高明,利用碳来还原铬矿所製得的元素铬,含碳太多。以含碳过量之铬製出的铁铬合金,其防蚀不銹性就差。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从事合金研究的人,总是以合金在硫酸中的抗蚀能力来衡量其抗蚀性之优劣。在强酸下,含碳量多的铁铬合金当然不具有良好的抗蚀性。 1892年用铝来还原铬矿的方法成功后,所製得的铬已不再含有高碳份了,於是不銹钢之发展有了突破。在1910年至1915年间有三种不同品质的不銹钢问世,这是***代不銹钢,其成分如下所述(為了表达及叙述方便,有关不銹钢之分类,暂以美国钢铁学会採用的数字记号命名法分类)。 AISI 420型不銹钢:含14%铬,0.35%碳,其餘為铁。 AISI 410型不銹钢:含12%铬,0.15%碳,其餘為铁。 AISI 302型不銹钢:含18%铬,9%镍,2%锰,其餘為铁。 这三种不銹钢分由英人、美人、德人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製出。420型不銹钢乃英人布氏(Harry Brearly)於寻找较好的材料製造枪身时偶然发现。410型不銹钢乃美人唐氏(Dantsizen)研製白热灯材料时所发现。410型的首次商业用途是做过涡轮叶片的材料。302型不銹钢是两德人(Maurer与Strauss)於研究铁镍合金时,加入铬而製得。 二 不銹钢之进展 自从***代不銹钢问世后,工业上的使用也日渐增多。人们发觉材料之性质,除了应具良好之防蚀性外,同时也需防高温氧化,并具有良好之切削性及易於焊接等等性质。因此各种新品质不銹钢就陆续研製成功。如今市面上已有五、六十种不同品质的不銹钢,全世界全年消耗不銹钢之吨量也急剧上升。总括而言,这六十年来,不銹钢因有下列几点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而得以茁壮发展。 (一)利用硅来还原铬矿,进而製得含碳更低之铁铬合金。 (二)电解法提炼镍成功,於是降低了奥氏体不銹钢的成本。 (三)一个製***的化学工厂其建厂之设备採用了二百吨的430型不銹钢,於是更多的化学工厂开始考虑以不銹钢来取代他类材料。 (四)1932年热轧带钢成功。 (五)1934年不銹钢薄板研製成功。 (六)真空电熔不銹钢研製成功。 除了上面所提的六点外,当然还有许多技术上的改进,使钢铁公司得以铸造各种钢锭,利用热轧或冷轧技术製成各种形状之条材、板材、线材,因而扩大了不銹钢的使用性。 三 不銹钢為什麼具防蚀性 谈到不銹钢之防蚀性,这就和铁铬合金之含铬量有密切关係。铁铬合金其含铬量愈多,在一般大气中之防蚀性就愈好。如含铬量低於11%,就失去防銹效果。理论上之解释是,含铬之不銹钢在表面上生了一层氧化铬薄膜,此薄膜可以阻止不銹钢继续氧化。不銹钢的成分中如增加镍的含量,也可增强它对酸的防蚀性。如增加鉬之含量亦有增加防蚀性的效果。现今工业上使用的不銹钢至少含12%之铬,***可达30%。 四 四大类不銹钢简介 (一)马氏不銹钢 共同点是以铬為主要合金元素。不含镍,具磁性,经热处理后可得高硬度与高强度。其主要显微金相结构為马氏体。***早发展成功的是420型不銹钢,此钢只有在硬化下才具防蚀性能,如经「退火处理」而软化,所含的碳就与铬结合而成金属间化合物的碳化铬(Cr23C6)。也就是说,一份重之碳须与十六份重之铬相结合,此种不銹钢通常含0.35%之碳。是以5.6%之铬就用於形成Cr23C6,剩下来的8.4%铬远低於11%***含铬要求。所以软化下的420型不銹钢其防蚀性就差些。经过硬化后的420型不銹钢不含碳化铬的金属间化合物,就保有良好的防蚀性。為了改善420型,经过下面所提的几种处理方式,就產生了近二十种不同性质之马氏体不銹钢。 1.减少含碳量至0.1%,改进了防蚀性。 2.加硫或硒,改进切削性。 3.同时增加铬与碳量,以改进强度与防蚀性。 4.加铝以改进焊接性。 (二)铁素体不銹钢 共同点是其主要合金元素也是铬,具磁性,但不能用热处理来硬化。显微金相结构总含有铁素体。***早发展成功的是430型不銹钢,用於装饰或装潢方面有多种用途。由於430型之切削性不太好,因此可增加含硫量以改进切削性。也可增加铬量改进防蚀性,或增加鈦量改进焊接性。 (三)奥氏体不銹钢 共同点是以铬与镍為其主要合金元素,非磁性,不能用热处理法来硬化,其显微金相结构為奥氏体。***早发展成功的是302型不銹钢。此钢如热至摄氏480~900度间时,可析出碳化铬於晶粒界而起粒间腐蚀。又受热至摄氏625~870度间时,亦可能引起脆化。因此使用此不銹钢时,应儘量避免使之处於上述温度之内。市面上约有三十种此类不銹钢。下面所提的几种处理方式可提高奥氏体不銹钢的性质。 1.降低含碳量,改进防蚀性。 2.增加含硫及硒,改进切削性。 3.增加鈦、鈳、鉭,形成碳化鈦、碳化鈳或碳化鉭,进而防止碳化铬出现於晶粒间,可提高防蚀性。 4.增加铜,可增进加工硬化性。 5.增加鉬,可增进高温强度。 (四)沉淀硬化式不銹钢 共同点是需要利用沉淀硬化之热处理技术来增强此类不銹钢之强度,其显微金相结构可能為奥氏体或马氏体。***早发现成功的是17-4 PH型不銹钢。此钢所含之4%铜於热处理时析出而增大其硬度。如增加鉬可改进其韧性。此类不銹钢之发展乃近二十五年来的事。由於它们常具有奥氏体与马氏体两类的优点,因此应用范围愈来愈广,飞机的结构及其零件也常採用此类型的不銹钢為材料。 本文章2006-12-07 9:02:26由hainiu进行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