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已到来,装修并没有春季火热,建材市场里销售商也打起了夏季暑期“放价”风。面对特价成风的建材市场,消费者不要盲目相信,乐意卫浴市场调查员表示,卫浴建材市场标价与成交价相差甚远,标高原价再打特价成为业内的“潜规则”。 特价背后其实是涨价 从2010年年底开始原材料的涨价潮到现在还没有平息,产品的价格依然在涨,家居建材也是如此,面对原材料、人工成本不断上涨,成本压力使得更多的企业跟着涨价,不少卫浴企业表示涨价幅度大约为3。有些商家嘴里喊着“超低价”、”超优惠“,但实际上还是涨了不少。厂商的涨价迫使零售商涨价,无论是“迫不得已”还是“早有预谋”,消费者在购建材产品时要货比三家,不要被“低价”所骗。 特价产品本来就是给消费者优惠的产品,商家低价吸纳客户的方法,但现在有不法商家利用“特价”来欺骗消费者。 折扣低得惊人 消费对产品存疑虑 乐意卫浴通过暗访也发现一些价格偏高的卫浴产品在折价后,价格仍可再低一点。但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国内二、三线品牌产品居多,所以消费者在购物时还是要认清品牌,看清质量再购买。 国内二、三线品牌的卫浴产品标价十分混乱,折扣空间也很大,***可达2折,砍价的空间很大,令消费者怀疑产品的真正售价。消费者黄小姐认为,现在的卫浴产品价格高得太离谱,一个智能马桶的售价会去到近万元,但如果你会砍价,至少可以砍掉一半的价钱。而对于这些“明马虚价”消费者更担心产品质量是否也跟价格一样会砍掉一半。国外的一线大品牌价格相对坚挺,也较少采用低节扣吸引消费者,他们的目标是中高收入消费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