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家谱是国人头上的又一根“辫子” |
|
近来,时兴的东西真不少,尤其突出的数修史。大至国史,党史,小到县志、族谱,着实翻新出一批旧纱帽,修补好部分破鞋袜,推陈的推陈,出新的出新,今人耳目一新。连那卖国求荣、甘做日本人傀儡的末代皇帝,也被修补得同情遍及千家万户,几乎要成为一代明君了。这还罢了,毕竟人家一生当中还有个后半生,虽然这后半生是人民强迫他转变的。可你一家一户凑啥热闹,赶甚潮流,不顾田园荒芜,失业待聘,走家串户,摊份子,贴人工,吃尽千辛万苦,倒腾出上下五千年的陈芝麻、烂谷子,一口气数落出祖宗十八代,修成家谱又何苦?你的祖先达官贵人,抑或贩夫走卒,关你什么事?你下岗照旧下岗,囊中羞涩,两眼一抹黑,谁认识你,谁有闲功夫理睬你?要吃饭还得另想办法。你的祖先曾经风流绝世,或者权倾一时,***就此划拨遗属补助,按月吃一份定额,以我平民后代的认识水平来看,是绝不会的。这肯定不是嫉妒。 芸芸众生很可笑,现成放着兄弟姐妹不亲,父母长辈不孝,***民族不忠,偏要翻山越岭,上天入地,去找那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唐朝的母系,宋朝的汉!而且,但凡修撰家谱,无一例外都源出名门,不是帝王将相,就是才子佳人,没有一家的祖先是逃荒要饭,引车卖浆者流。现代人的思惟已经进入太空,而我们却在刨祖坟,甚至越刨越起劲,还凭空生出了龙与猪的争论。从何谈起!巡游大海,啸傲太空才是龙,而潜入小池还不如猪。其实,绝大多数的家谱,不能称“修”,只能叫“编”,血统之高贵也令人咋舌。刘姓溯及汉高祖,朱姓跟踪朱元璋,崔姓追到朝鲜,阮姓直指越南。如果不是美国大鼻子姓氏笔划对不上,说不定也会漂洋过海去烧个热锅膛。 这份浅薄的宗族观念,说是怀旧,未免太遥远,说是民族情节,更是狭隘缩小得几乎无所见。一百户修谱的,有九十九户寻找的不是***的光荣,民族的光荣,而是祖先的淫威,祖先的文治武力。那怕祖先在历史上***如麻,役民如蚁,后人也沾沾自喜,炫耀不已。他们拿祖先一去不返的独裁、专制和暴政用以***,用以夸赞,用以捧埸,用以振兴日渐式微的家族荣誉,联络日见落后的家族感情。在民主与法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国人本应扬弃的东西,却还有人在煞费苦心地去“修”,去“补”,这说明了什么? 宗族制度是中国古代以家长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特殊社会体制,它在现代的民主制社会,男女平等的社会,显然早已失去了现实意义,不利于社会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同时也约束了公平竞争原则,给别有用心者以可乘之机。 曾经的“顶替”政策,就是世袭观念的现代表现形式,它的负面影响,直到今天仍不可低估。仅仅因为父母就职于***、检察、法院,以及***的各部门,其子女即可得到“顶替”,而不论其是否具有这方面的能力。其结果又损害了谁? 曾经辉煌一时的天津大邱庄,就是典型的家族势力恶性膨胀,***后导致衰弱的。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的村政权,至今仍掌握在家族势力的手里,它严重阻滞了民主法制的步伐,也决定了对异姓的家族独裁、歧视和排斥。宗族矛盾的上升、激化而导致的宗族械斗,也是屡见不鲜。 因此,我们应该淡化宗族,深化法制,而作为美化和涂抹宗族制度的家谱,是残存在国人头上的又一根“辫子”,理应毫不手软地予以剪除,以便轻装上阵,加快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
|
|
[2006年 10月2日 11 : 40]
评论:[1] | 浏览:[1416]
|
|
|
|
|
|
日 历 calendar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
|
全
站 搜 索 |
|
|
|
最 新 发 表 |
家谱是国人头上的又一根“辫子”
|
前言
|
文 章 归 档 |
|
|
最新回复(已关闭) |
|
|
我的连 接(已关闭) |
|
|
博 客 统 计 |
·
|
文章总数:2 |
·
|
评论总数:1 |
·
|
访问总数:6339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