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空军装备的主要生产,研制单位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于1999年7月1日在原航空 工业总公司部分骨干企业,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该集团公司一成立,就组织大批***, 就”2020年前后的航空装备发展战略”进行了科学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航空发 动机,气动,火控等十三个专业领域到2020年前后的发展目标。并且又提出了”生产改进 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主要航空装备发展思路,并通过新的”四个一 代”的装备发展,以期为我空军未来装备持续的和跨越式的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一:生产改进一代 中国目前主要生产/改进一代的作战飞机就是:沈飞的歼-8B/C/D/F/H,歼-11,歼-11B ;成飞的歼-7G,歼-10,歼-10战斗/教练机;西飞的歼轰-7,歼轰-7A,新轰-6等。其中,歼 -8B/C/D/F/H采用了我国自行研制的综合火控系统,并配备了我国新研的WP-13B/F发动机, 具备了与F-16A/B和幻影-2000-5相抗衡的实力,是我空军近期较成熟,实用的歼击机;歼- 11B是我国在引进苏-27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产化的歼-11。该机在SU-27CK 飞机基础上,保持原有总体布局和功能系统性能不变,但发动机换装了国产WS-10发动机, 火控雷达换装了国产1474型雷达,并能加挂国产的PL-12***等武器。歼11B与苏-27CK相比 ,飞机重量,飞行性能,机体寿命等基本不变,开发此机,主要使歼-11***产化,提高我 空军武器战备完好率,降低对俄方的依赖。该机已于2003年12月6日首飞,于2005年定型投 产。沈阳601所还打算在歼-11B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研制歼-11多用途型,型号估计是歼-1 1C。成飞的歼-7G是歼-7E的进一步改进型,主要改进火控系统,装备了头盔瞄准具,在近 距离格斗方面,上了一个台阶,于2004年装备***;歼-10已于2004年8月正式装备***。该 机研制历经20年,性能与F-16C/D相当,是我空军2020年前的主战歼击机。该机装一台WS- 10发动机,并配备1473型火控雷达。该机的火控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先进综合火控系统。 该机的进一步发展型就是双座的歼-10战斗/教练机,已于2003年12月首飞;西飞的歼轰-7A 现已装备***,对地***打击能力超过苏-30MKK2,该机配备两台完***产化的WS-9;进一 步的改进型已在规划中,即歼轰-7B。歼轰-7B采用并列双座座舱,并加装导航/轰炸系统, 武器投放计算机,攻击雷达,地形跟踪雷达和雷达高度表等,将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中程超 音速战略轰炸机;新轰-6现已开始生产,其作战效能已跟俄罗斯的图-95和图-26”逆火”差 不多,成为我空军近期战略进攻力量中坚。 二:研制一代 中国目前正在研制一代的作战飞机就是歼-13隐形歼击机。歼-13于”九五”末期开始 立项研制。***先期投资达80多亿,由611所组织研制,是该所继歼-10之后,组织研制又 一***重大专项工程。该机采用了多种隐身材料和技术,使其迎头方向的雷达截面积(RCS )降低到0。5米2,敌方雷达对它的探测距离将减半。由中国科学院电磁理论和应用*** 研究人员组织的科研小组对歼-13在进气道和发动机的压缩机叶片表面喷上了一层铁磁雷达 吸波材料。其中一种厚度0。7MM和1。4MM的涂层材料用于进气道;一种0。5MM的涂层材料用 于低压压气机前级叶片。这些措施可以使歼13进气道产生的雷达反射降低10-15DB;为了隐 身,歼-13的座舱盖也进行了改进,研制人员已开发了一种等离子体沉积处理工艺,把等离 子体沉积到金属和聚合物材料夹层中。把波屏蔽在座舱外,同时不影响太阳光的进入。歼 -13的动力装置是一台624所研制的WS-10A发动机,***推力为14000公斤,推质比接近9, 发动机的级数为7级,并具有轴对称矢量喷管。该发动机的核心机已于2004年完成测试,歼 -13的演示样机已于2004年开始在成飞总装,预计2008-2010年服役。它将采用更加先进的 综合航电系统,火控雷达为1475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是我国一种具有第四代歼击机特点的 准四代中型歼击机。是我国标准第四代歼击机出现前,应对F-22与F-35威胁的利器。 三:预研一代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军事霸权***出现了第四代歼击机和轰炸机,如F-22,F-35 ,B-2等。其中第四代歼击机具有以下特征:①超音速飞行,***飞行速度大于(或等于)1。 8M,②超音速巡航:即不开加力可以飞1。5M以上,③超低空高速冲刺,④过失速机动,⑤ 低空留空时间长,⑥高空留空时间长,⑦作战半径大,⑧垂直短距起降,⑨隐身等,这些 特征,一架第四代歼击机都具备是不可能的,加上战机的成本费用不断增加,这就需要根 据不同战术需要有选择地采用某些新技术,使不同飞机适合不同战技要求,以此寻求*** 效费比的装备体系。例如,随着飞机研制成本增加,一架第四代重型歼击机使用费用高昂 ,不可能普及装备,必然要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相对低档的中型第四代歼击机,以组成高底 搭配的装备体系。这就是现今美俄等大国空军所采用的装备体系。而在我国,由于经济发 展水平还有限,不可能象美国那样能拿出大量资金,全面装备第四代重型和中型歼击机, 但我们的防空作战,又需要大量歼击机,这就使得我国空军和航空工业部门根据我国特有 的国情和军情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装备体系:即空军在歼击机搭配体系上分高,中,低三档 搭配;对地攻击机按远,中,近分强击机,歼击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三档搭配。在第四代歼 击机发展上,我航空工业部门根据我空军的装备体系,经过长期预研,即将立项,***研发以下 几种战机:歼-14重型歼击机,歼-15中型歼击机,歼-16中型超音速垂直/短距起降歼击机, 歼-17轻型多用途歼击机,歼轰-8歼击轰炸机,以及轰-9战略轰炸机,强-7隐身强击机。 <1> :歼-14第四代重型歼击机:歼-14由601所研发,采用两台由624所研制的YWH-30-2 7核心机派生发展的大推力发动机WS-17,推质比10,发动机***推力17500公斤,采用轴对 称矢量喷管,飞机外形有点象YF-23,该机具有较好的隐身性能,RCS为0。15米2,具有优 异的亚,超音速气动性能,可长时间不开加力进行超音速巡航及良好的亚音速,超音速机 动;具有较强的远,中,近距空战能力,携带先进的能对付多个目标攻击的发射后不管的空 对空中远距***,大离轴发射角抗赶扰的近距格斗***,高威力***制导对地武器等;具有 高性能的综合化航电系统,融合机内和机外信息,以***简明的形式提供给飞行员态姿信息 ,充分发挥飞行员的作用,并实现智能辅助飞行。 <2> :歼-15中型第四代歼击机:歼-15由601所研发,采用两台由624所研制的YWH-20-1 3核心机派生发展的高推重比中型发动机WS-15,推重比10,单台推力9500公斤。 <3> :歼-16中型第四代超音速垂直短距起降歼击机:歼-16由611所研发。该机研制借鉴 了俄罗斯的雅克-141型飞机。该机采用隐身设计,拥有跨音速,超音速巡航能力。可同时 对多个目标进行超视距攻击,可执行对地,对海,对空等多种任务,该机主巡航发动机为 一台WS-17,该机将主要装备海军航空兵,用于装备海军计划中的两栖攻击舰或驻守南沙, 西沙岛屿机场,支援我海军陆战队作战。 <4> 歼-17轻型第四代多用途歼击机:该机装备了两台WS-14轻型发动机,是我空,海军 将大量装备的低档第四代歼击机。 <5> 强-7隐身攻击机:强-7是我国即将立项研制的新一代近距支援攻击机,采用了隐身 设计,装备一台由624所研制的YWH-30-27核心机派生发展的小涵道比不加力涡扇发动机WS -18,***推力10000-11000公斤,具备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该机将逐步替换我国的强 -5。 <6> 歼轰-8歼击轰炸机:歼轰-8是我国将要研制的新一代歼击轰炸机。它研制参考了俄 罗斯的苏-34,是在我国歼-11基础上独自创新发展的。但该机与苏-34不同的是,采用了隐 身设计。该机***航程7000公里,发动机采用的是两台由624所研制的YWH-25-17核心机派 生发展的推比9一级较大推力发动机WS-16,单台***推力14000公斤,载弹量达10吨以上。 <7> 轰-9战略轰炸机:轰-9在95年立项开始预研。该机在无空中加油的情况下,航程可 超过8000公里,有空中加油的情况航程超过12000公里。该机巡航速度可达2M,突防速度可 达到超过4M,载弹量20吨-40吨。该机还有更好的隐身性能。发动机是四台由624所研制的 YWH-30-27核心机派生发展的大推力,推比10一级发动机WS-19,***推力为18700公斤。 歼-14,歼-15,歼-16,歼-17,强-7,歼轰-8,轰-9将在2020年以前完成研制,并装 备***,使我空军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四:探索一代 2005年,美国第四代歼击机F/A-22服役,使世界喷气歼击机发展进入第四代。于此同 时,美,俄等国开始大力预研具有反轨道作战能力的且又具有4S特征的大气巡航第五代歼 击机。我国航工业部门面对严峻形势,以”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精神,以务实的精神 ,根据我国航空工业实际水平,在2000年以后开始了接近第五代歼击机水平的四代后歼击 机的预研与探索,以期通过四代后歼击机的预研和研制,为以后进一步研制第五代歼击机 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的四代后歼击机将是更加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的一代歼击机。它们既是一个 作战载体,也是一个信息载体。同时,它们还是一个信息接点。它们一方面能够把自己发 现的敌人目标实时地传到系统网络,为整个系统实施有效打击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还可 以在网络里获取自己需要的任何信息,从而***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作战效能。我国四代 后歼击机既可以在传统意义上的航空间,担负常规的空战任务和实施对地作战,又可以游 戈于大气边缘,对选定的目标实施***打击。它们超音速巡航速度在2。0M-2。5M之间,发 动机是我国以2000年开始实施的ATEKT计划所研制的推比12-15的发动机,根据相关文献, 很可能是推比15级发动机。它们预研型号分别是歼-18,歼-19,歼-20,歼-21。其中,歼 -18是四代后重型歼击机,从预研方案看,将采用隐身性能更好的无尾布局,外形有点象美 国下马的A-12,歼-19为四代后中型歼击机,歼-20为四代后中型超音速垂直/短距起降歼击 机,歼-21为空,海军通用四代后轻型歼击机,它们将于2030-2035年服役,为到2050年前 研制出我国第五代歼击机打下基础。 至于对地攻击机方面,目前正在探索超音速轨道战略轰炸机。目前已有这方面远景规 划,并列入863-2计划,经过20至30年发展,估计在2035年左右研制成功,并装备***。歼 击轰炸机方面,从歼轰-8开始将会采取从重型歼击机基础上改型发展的方法,发展新型歼 击轰炸机。例如,以歼-14为基础研发歼轰-14,以及以歼-18为基础发展歼轰-18等,这样 ,效费比高,使我战术轰炸***能及时得到新机,不断增强我国的空中打击能力。美国的 FB-22计划和俄罗斯的SU-34的发展就说明了未来歼击轰炸机发展方法的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