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北部为平原,中部为东西长约1200公里的哈萨克丘陵,海拔一般300—500米,东缘多山地,西南部属图兰低地和里海低地。半荒漠和荒漠地带占全境面积的60%。哈萨克斯坦的气候为显著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除高山地区外,一般是干旱少雨,因此南部地区农业必须依靠人工灌溉。境内大部分河流都属于内陆封闭流域。主要河流有锡尔河、乌拉尔河、恩巴河、伊犁河和额尔齐斯河等。湖泊除里海和成海部分湖区外,尚有巴尔喀什湖、斋桑泊和阿拉湖等。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丰富。铜、铅、锌、铬的储量居独联体各国首位,此外,还有铝、锰、钼、钛、锑、汞、金等矿藏。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贵金 属矿主要分布在哈萨克中部,东哈萨克的阿尔泰山区,南哈萨克的山地。煤炭资源主要蕴藏在哈萨克中、北部。铁矿主要分布在北哈萨克的库斯塔奈州。石油资源集中物中,除南哈萨克的卡拉套山和阿克纤宾斯克附近蕴有磷灰石外,盐、芒硝、硫磺等矿藏储量也较丰富。 经过70多年,特别是近30来年的建设和发展。哈萨克斯坦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地区变成了一个工农业发达的共和国。1990年该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了495.4亿卢布,人均产值为2918卢布。 工业是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在经济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该国工业的显著特点是以矿业(包括有色金属、煤炭、石油、铁矿、铬矿和磷灰石的开采等)为主,加工工韭较为落后。哈萨克斯坦为原苏联最大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建有大型采矿场、选矿场,开采和精选铜铅锌铝等有色金属,生产铜铅锌铝和氧化铝,并副产硫酸等。煤炭工业是哈萨克斯坦的主要工业部门之一。1992年全国原煤产量为1.27亿吨。采煤主要集中在卡拉干达煤田和埃基巴斯图兹煤田。哈萨克斯坦也是原苏联石油重要产区之一。1992年原油产量为2750万吨。天然气产量88亿立方米,主要产于曼格什拉克半岛、布扎奇半岛和乌拉尔一恩巴油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