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喀什湖地处中亚腹心地带,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东部。它是一个堰塞湖。中国名曰“夷播海”。湖面海拔340米,湖区呈狭长状,东西长605公里,南北宽9~74公里。其水面面积1.8~1.9万平方公里,随水位高低而变化。湖水很浅,最大深度为26米,蓄水量为112立方公里。 巴尔喀什湖大体以湖中部的萨雷姆瑟克半岛以北的乌泽纳拉尔湖峡(宽约3.5公里)为界,把湖面分为东西两部分:西半部广而浅,东半部窄且深。西湖宽27~74公里,水深不超过11米;东湖宽10~20公里,水深达25米。有伊犁河、卡拉塔尔河、阿克苏河、阿亚古兹河等注入西湖。西半部湖水淡而清,东半部含盐份较高。两湖之间有一狭窄的水道相连。 巴尔喀什湖东半部的湖水是咸的,而西半部的湖水却是淡的。原因是,从巴尔喀什湖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该湖地处中亚心腹地带,气候极度干燥,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本应形成内陆咸水湖泊。但是,巴尔喀什湖有其特殊之处,其一,在湖泊西半部,发源于天山山脉的伊犁河自东而西注入该湖。伊犁河源远流长,水量较大,构成巴尔喀什湖主要水源。而湖泊东半部却没有大河注入,其蒸发量大大超过河水补给的数量。这是造成巴尔喀什湖东西两半部咸淡明显不同的根本原因。其二,巴尔喀什湖是一个东西狭长的湖泊。从地图上量算,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最窄处只有十几公里。这就影响湖水水体的交换,东部的咸水和西部的淡水间无法很好的相互交流。这是巴尔喀什湖水东西两半部不同的又一个原因。因此,巴尔喀什湖在世界内陆湖泊中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湖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