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们要走许巍的路吗?( |
|
我们要走许巍的路吗?(2006/5/29)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往往面临两种极端相反的局面,一种是大受欢迎,大家热烈追捧;另一种是只引起极少数人的注意和接受,大多数人极力反对和排斥。 拿歌手来说,庞龙的《两只蝴蝶》、成龙的《永远的神话》一面世就红遍中国;相反,周杰伦和许巍的歌已经唱了十多年,至今也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同。 对我来说,他们的歌我都爱听,但我更喜欢周杰伦和许巍有创新努力的歌。因为我喜欢动感和立体感,不喜欢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东西。表现在我做事的方式上,就是愿意不断地创新,不断地与众不同。我知道这一性格是可贵的,但做事的过程却是***痛苦的。 想当年,创意《北京人手册》的时候,没几个人说好,我坚持做下来相当困难,就象向山顶推石一样艰难。如今,我又开始做欢乐园文化俱乐部的项目,同样面临巨大的压力。许多会员虽然很赞赏,但暂时还不能全部领会欢乐园的价值。欢乐园的远大目标使我们必须解决资金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家投资公司对这个项目表示极大的兴趣。我们认为信心满满、前途无量的欢乐园,很多投资者甚至拒绝耐心看完商业计划书。这种不被关注、不被理解的感觉始终跟随着我们。 我想到了许巍走过的路。十多年前,他就写出了好歌,也送到几家唱片公司去试听,但没有人说好,许巍在痛苦中挣扎下来。他一刻也没有停止努力。现在许巍已经是红遍华人地区的歌星。歌还是原来那些歌,为什么他现在才红起来?原因很简单——大众现在才有机会听到他的歌。歌是唱给老百姓听的,老百姓听不到,歌星就默默无闻。但歌星的诞生决定权在唱片公司手里。作为歌唱领域的***角色,唱片公司由于接触的歌曲太多,在感觉上不是变得更敏锐了,而是越发麻木了。好歌与坏歌对于唱片公司来说并不能全部鉴别出来。 反观欢乐园的项目与投资商的关系,就象歌手与唱片公司的关系一样。如果许巍十年前有办法让唱片公司专注地听他唱一天,那么他早就红了,可惜当初任何人都不愿意认真地听,唱片公司的人会这么说:“好歌坏歌我听几句就能分辨出来,谁有时间听你唱完”。我们面对投资商时,我想他们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请你不要说得太多,如果你的项目好,我一下子就会看出来;如果不好,说多了也没用。” 在没有听你唱、没人听你说的情况下,你只能自强不息了,直接走向你的客户、走向你的歌迷了。许巍在酒吧中唱了十年,我们也不是不能独力经营下去。
|
|
[2006年 6月5日 17 : 49]
评论:[0] | 浏览:[2670]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