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年前金灿灿的“海龟(归)”,到如今无人问津的“海带(待)”。人们在一边感叹今非昔比,一边还仍然在四处寻找出国之门。因为不管"海归"跌不跌价,在很多人心中,出国留学,仍然还是迈向成功的一条捷径。 Celia,行政管理本科毕业以后,因为父母的关系,在一家效益很好的国有企业做后勤,每个月这样三千多块钱,也过了三四年。虽说在别人眼里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可是她看着那些已经名车几辆的同学,很是心理不平衡。想着财务总监一个月至少两万,就倾其所有,加上和男朋友准备买房子的钱去英国读了一个一年的会计学硕士。可是回来以后,却发现根本就找不到工作。无可奈何之下,又回到了原来的单位干起了原来的工作。可是一年时间的蹉跎和十几万的打了水漂,可实在是一件令人不甘心的事情。 其实,像Celia这样的例子很多。不管是舆论导向也好,所见所闻也罢,似乎觉得只要是出国,就是一步登天了。而没有实际考量一下,自己的职业潜质究竟在哪里,目前已经发展到什么样的职业高度了,是否有必要去出国,应该怎样去选择所学的专业和学校。 回国以后,很多的“海归”们也存在着浮躁、急功近利等问题。大笔资金的投入,大把时间的耗费,就是为了学成归来的高薪收入。可市场状况的饱和、行业发展的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