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们需要包容和欣赏 |
|
身处这个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处处闻到浮躁的气息,碰到自己不认同的一切,就开始各种批判,展现出愤青的一面。缺少一种包容的气度。 包容别人是一种美德。 在 日常的人际关系中,包容不可或缺。包容可以是一种宽容、一种让步,也可以是对不同意见保持沉默、对受到的委屈的默认,更可以是对不良习惯的迁就、对愚昧丑 陋的熟视无睹,我们做到其中任何一点就是一种包容。我想任何人都实施过包容,只是程度不同、对象不同,哪怕你再小气,你的包容一定会或体现在友情中、或体 现在亲情中、或体现在爱情中,所以说包容是一种美德。因为在付出包容的过程中,会有一个利害得失的取舍,有一个“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自我安慰,有一个对对 方瞻前顾后的功过评判,不管你有没有主动的思考过程,但你的潜意识里肯定作了瞬间的反应,不然的话,你会不会对所有的人做到完全的包容呢?所以包容别人的 人是大气的,哪怕是出于无奈的,哪怕是出于胆怯。因此包容别人是一种付出,即使不是一种愉悦的感觉。 有包容别人的人,就有被别人包容的人。既然我的文章是“逆向思维”,所以我有一个极端的观点: 依赖包容是一种悲哀。 在 每个人的一生中,受到过***真的、***心甘情愿的包容,那是在幼儿时代。因为当一个新生命来到人间,就生活在完全的包容中,父母容忍你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容 忍你把屎尿拉在床上……但随着你慢慢长大,这种包容会一点点减少,于是你就开始体会责骂、体会体罚,因为没有后者你就不会真正长大,或者叫懂事。但是,是 不是每个人都随着年龄而真正长大了呢?是不是都达到了当时年龄当前时代的要求了呢?结论:参差不齐。 体 格心理都健全的人,由于身处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其个人素质也是不同的,也由于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所以一部分人要去包容别人,而另一 部分人需要别人的包容。那么,被包容是不是一种享受、是不是一种幸福?反过来说:是不是把包容视为一种鞭策而从此自律,从此得以提高?我要说的是前者。 1 被包容的人是不是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调解矛盾的高手都有一种中庸的理论,就是不明确区分是非,一个“包容”涵盖了一切冲突,许多非原则的问题也就表面解决 了,就有可能有理的一方包容了无理的一方。但事后,被包容的一方有没有一点自省,事实上并不见得,有的人觉得占了便宜,还有的人丝毫没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那么以后犯同样的错误就在所难免了。 2 要知道包容后面隐藏的潜台词。给人以包容一定有一种理由,这就是包容所含的潜台词。比如:“算了,他(她)就是这么个人,说不清楚的”,“看开点,吃亏就 是便宜”,甚至:“别和他(她)计较,脑子不正常的”……凡此种种,有自尊的人应该感到羞愧、感到压力,应该意识到长此以往的后果。 3 包容是有极限的。反复的包容会产生反感、厌恶和仇恨,许多朋友的反目、亲情的决裂、爱情的夭折、婚姻的解体都是起始于包容而结束于无法继续包容。每个人都 包容过别人,也被别人包容过,大多数人会及时修正错误、缩小差距、达成共识;但有的人却得意于其中,陶醉于其中,盲目地享受着一种类似受宠和厚待的良好感觉。 再回到前面的话题,我们追求品味、追求档次,无非是想得到旁人的尊敬、羡慕和欣赏,那么这和包容是什么关系呢? 真正的包容是在欣赏之后。没 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再坚强的心也需要柔情的呵护,这份呵护有时就来自包容,甚至是宠爱和短暂的放纵。但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欣赏,有了对主体的欣赏, 就会对一些枝节有“爱屋及乌”带来的包容。生活中,一个男人只有当显示出力量和智慧,在公众场合的凌然正气、幽默潇洒,才能在家里少做一点家务,在撒撒 娇、发发嗲的时候,他的女人才会把他当大孩子一样宠爱,反之就会瞧不起。同样的,一个女人只有当贤惠能干、姿态可人让人心仪,偶尔装装傻丫头、耍耍赖脾 气,爱她的男人才会更加心动不已。其他的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如此。不管哪一种感情,平等是首要的,既不可相互利用,又不能一方永远成为另一方的负累,无论在 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
|
|
[2011年 5月4日 9 : 3]
评论:[0] | 浏览:[773]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