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卫佳
 域名:http://imadin.blog.globalimporter.net/
 
  ·提交手机 马上测评


    “达芬奇事件”之后,记者走访东莞市多家家具生产企业发现,假借洋品牌之名进行生产销售的情况在当地可谓是遍地开花,且已有多年历史。其主要方法有两种,在我国香港地区或境外其他地区注册公司、委托贸易公司购买订单,从国内直接“出口”产品。
  一个“达芬奇”,揭开整个家具行业的潜规则,崇洋媚外的结果往往不是被外人所骗,而恰恰是上自己人的当。其实,假借洋品牌何止“达芬奇”,何止家具行业,家电、陶瓷、服装、食品, 乃至楼房、小区……上超市逛逛,仿佛进入万国商品博览会,各类“洋货”琳琅满目,触手可及,反倒是纯正“国字号货”羞羞答答,并不多见。暂且不论这些“洋 品牌”中有多少是“纯正品种”、“杂交品种”抑或如真包换的“假洋鬼子”,在中国商场里卖的多半是“洋货”,***一事,足以称奇。自己生的孩子羞于认领, 非得“过继”给洋人,令人悲从中来!
  国产货爱穿“洋马甲”,与《围城》中方鸿渐买“克莱登大学博士”头衔之举可谓衣钵传承,一脉相通,数十年不易其辙。认“洋干爹”,傍“洋名 字”,其实都是现代迷信暗结的怪胎。迷谁?媚外。崇洋媚外是一片沃土,让真洋货如入无人之境,也给国内的“方鸿渐”之徒、“达芬奇”之流以浑水摸鱼的机 会。从心理层面上说,崇洋媚外行为其实是一种极端不自信心理的外化,商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皆不自信。
  商人们缺乏自信。且别说一些本来就没打算“放长线钓大鱼”做大做强国产品牌,只想“炒短线”的企业,把商品穿“洋马甲”当作“捞快钱”的良机,一些国产品牌本来做得不错,质量丝毫不逊色国外品牌,甚至拥有某些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也在千方百计向洋人抛“媚眼”,搞联姻,甚至心甘情愿当“小三”。
  消费者不自信,除了一些根深蒂固的文化劣根,更多缘自国产品牌自毁长城、信誉流失导致的不信任。以奶粉为例,国产品牌鼎盛时期,几大品牌占领国 内市场半壁江山,每年销售以百亿计,为什么到今天国产奶粉声誉一落千丈,内地客纷纷到香港抢购奶粉?原因不言而喻。一些企业如此对待产品质量,想让国内消 费者对某些国产商品说声“爱你”真的好难。
  成长的代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成熟不起来,自信不起来。可以肯定的是,在一个“只重衣衫不重人”、戴顶“洋帽”就胜出的市场环境下,谁也不会有心思做大做强国产品牌。
  培育国产品牌,不仅企业需要做品牌有决心、恒心,***相关部门也要有这种意识,一方面依法打击那些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洋品牌行 为,消除密布在国产品牌上空的阴霾;另一方面站在战略高度,有意识地培育、支持、保护国产品牌,给国产品牌的发育、壮大撑出一片天空。只要给消费者以足够 的信心,国产品牌夺回失地是完全可能的。

[2011年 7月20日 15 : 53]      评论:[0] | 浏览:[658]
  日 历 calendar
« 9月 202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全 站 搜 索

  博 客 介 绍 
    
  文 章 分 类 
· 瓦文 [273]
  最 新 发 表 
    个人英雄主义应当在团队中淡化
    用智慧来获取自己的快乐
    城管和摊贩的矛盾什么时候才能解决
    阿拉法特的橄榄枝和枪
    看九一一十周年
    得民心者得天下亘久不变
    教育是民族前进的命脉,怎么能断?
    中国的茶道是一种传承
    中国的形象工程什么时候才能觉悟
    月饼税叫人情何以堪
    利比亚反对派真的胜利了吗?
    利比亚反对派真的胜利了吗?
    利比亚反对派真的胜利了吗?
    西方的小报文化让人恼火?
    美国会不会成为世界的大“茶包”
  文 章 归 档 
  最新回复(已关闭) 
  我的连 接(已关闭) 
  博 客 统 计 
·
文章总数:272
·
评论总数:145
·
访问总数:284786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