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卫佳
 域名:http://imadin.blog.globalimporter.net/
 
  ·如何把好上市入口关


    7月22日,证监会宣布保荐信用监管系统上线。证监会称,该系统充分发挥了社会监督的功能,通过系统可以查询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做过哪些项目,所做项目中哪些成功发行,哪些被否决,哪些在审核过程中被撤回等。系统还设有内部信息发布平台,专门用于监管机构和保荐机构内部信息交流,从而提高审核质量。  应该说,在保荐信用监管方面,以前发过不少条文,但对保荐机构作假行为的威慑力有限。保荐监管不力的原因主要在于:在巨大利益驱动下,发行保荐机构中 存在如下问题——保荐机构内控制度流于形式;发行申请和信息披露中对问题叙述不到位;对发行条件的把关不严;未能在申报材料后持续追踪信息披露;辅导期流 于形式,走过场;不重视媒体和舆论监督等。  如何加强保荐监管,才能使保荐信用监管系统不再成为纸上谈兵?笔者认为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后续监督和处罚力度。新股发行改 革以来,监管部门已对20名保荐代表人或相关负责人采取了“谈话提醒”措施,对7名保荐代表人、1家保荐机构采取了“一定时期内不受理推荐”的监管措施, 撤销了14名保荐代表人的保荐资格。但是,面对众多被怀疑的项目以及涉及其中的保荐代表人,监管的范围和处罚力度还有待提升,以形成高压态势。在加强保荐 机构内部控制的同时,还应加强外部监督,现阶段发现的新股、准新股造假,大多是通过外部举报、媒体监督的形式被曝光的。因而,应以外部的压力促进保荐机构的内部控制。  其次,核准监管不能再对重复保荐“高抬贵手”,要严把“二进宫”公司的审核关。证监会规定,拟上市公司IPO申请首次被否后半年内,保荐机构可再次报材料上会。多数公司被证监会否决审核后,都会要求保荐机构制作材料时对照证监会的要求“量体裁衣”,然后再次申请上会。2010年以来,有25家公司二次上会,通过率高达92%。这样高的通过率背后隐藏着多少风险?绿大地在“二进宫”后,露出了造假上市的马脚,已沦为戴帽公司,教训不可谓不深。  综上所述,监管部门要想确保上市公司质量,除了要强化保荐和核准的“入口关”外,还需更强有力的法律手段配合。

[2011年 7月25日 13 : 5]      评论:[0] | 浏览:[689]
  日 历 calendar
« 9月 202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全 站 搜 索

  博 客 介 绍 
    
  文 章 分 类 
· 瓦文 [273]
  最 新 发 表 
    个人英雄主义应当在团队中淡化
    用智慧来获取自己的快乐
    城管和摊贩的矛盾什么时候才能解决
    阿拉法特的橄榄枝和枪
    看九一一十周年
    得民心者得天下亘久不变
    教育是民族前进的命脉,怎么能断?
    中国的茶道是一种传承
    中国的形象工程什么时候才能觉悟
    月饼税叫人情何以堪
    利比亚反对派真的胜利了吗?
    利比亚反对派真的胜利了吗?
    利比亚反对派真的胜利了吗?
    西方的小报文化让人恼火?
    美国会不会成为世界的大“茶包”
  文 章 归 档 
  最新回复(已关闭) 
  我的连 接(已关闭) 
  博 客 统 计 
·
文章总数:272
·
评论总数:145
·
访问总数:284801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