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
|
谈起中国古代文化,人们总是很自豪。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碰撞形成的思想火花促进中国的发展。但是后来儒学却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长期以来,中国江山改朝换代,但是控制百姓的思想却没有变,所以和国外的进步相比,中国看上去很繁荣但是一直都在原地踏步。当别人进步了,你还在原地,那么相比别人来说就是你退步了。 现在中国虽然说思想已经比较开放,但是几千年的封建思想还残留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就比如说男女平等这事。在教育上,工作中,生活里,人们都可以看到男女平等。但是在政治上,事业继承上,中国却没有把男女平等的思想给普及起来,大多数人都认为男人才适合政治和事业。 而“礼”就是恰如其分的结合在典章制度之中,成为各级人士政治、经济、社会、家庭生活各种行为规范的准绳。在后期的儒家思想中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以强劲的力量规范着中国人的生活行为、心理模式和是非观念。这种伦理精神的要旨也在于“纳上下于道德,而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团体。”他们提出的“天命糜常,唯德是辅”、“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重要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忧患意识乃至“天人合一”的致思趋向的***根本渊薮。 同时,“礼”也是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分清君臣上下的等级,束缚着封建士大夫要忠君忠臣。这也是儒家思想能长时间存于中国各朝代之中,每个君主都在沿袭,更在完善,都着力于牵制思想,控制百姓。 但是遗留很多的中国古代文化也给中国人民带来很多好的习惯。中国一直号称礼仪之邦,虽然现在并没有过去那么热情好客,特别是城市里,每个人都变得冷漠的时候,这种古代传流的更加显得格外的珍贵。 而“序”则不然,它更存在一种孝悌之意。这也萌生出中国的辈分伦理,长幼要有序,百善孝为先,就连官位晋升也与孝相联系,西汉的察举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首推孝顺之人,孝廉之风也不时兴起,也就那么多孝子跻身于中国历史之中。 无论是宗法、礼法亦或是序法,都是以礼化天下,就如 “为国以礼、成人以礼”等等,都与礼序密切相关,而中国文化的伦理也始终贯穿着“礼、序”的特点潜藏于中国历史长河之中。
|
|
[2011年 8月9日 13 : 11]
评论:[0] | 浏览:[637]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