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卫佳
 域名:http://imadin.blog.globalimporter.net/
 
  ·公众式狂欢还是顺应民心?


    药家鑫和李昌奎两桩命案被媒体高调联系在一起,在我们这个正走向法治国度里掀起轩然大波。7月13日的《新快报》刊登了对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田成有 的采访,该副院长的一番话更是让我们普通百姓百思不解。据田成有说“我们现在顶了这么大的压力,但这个案子10年后肯定是一个标杆、一个典型。这个***需 要冷静,这个民族需要冷静,这是一个宣泄情绪的社会,但这样的情绪对于***法律而言,应冷静。我们不会因为大家都喊杀,而轻易草率地剥夺一个人的生命。社 会需要更理智一些,绝不能以一种公众狂欢式的方法来判处一个人死刑,这是对法律的玷污。”从这段话里我们对什么“标杆”、“典型”、“冷静”、“理智”似 乎不难理解,这里有一个“公众狂欢式”叫很多百姓大倒胃口。姑且不说这位副院长的表达丰富与否,有一种明显的感觉是这位副院长好像是站在公众的对面喊话。     就在王家人十分不解云南省高院为何作出如此判决的时候,众多网友和学者也开始质疑此案,甚至因李昌奎比药家鑫凶残,有人称此案为 “赛家鑫”案。民意投票显示,97.61%的网民要求判处李昌奎死刑,1.39%的网民支持云南省高院判处死缓,1%的网友认为不好说。在网友以及舆论的 一片热议声中,云南省高院被推向了风口浪尖。提到“公众狂欢式”应该是中国人比较陌生的字眼,中国的公众什么时候通过“狂欢”来表达诉求呢,抗战胜利,人 们“狂欢”过;新中国成立,人们“狂欢”过;打到“四人帮”人们“狂欢”过,而今,一桩让国人心痛的命案,有人却和“公众狂欢式”联系在一起,总感到一位 严肃的法律工作者不像是面对一桩悲剧,把绝大多数百姓的愤怒说成“狂欢”,可见这位院长和普通百姓的思维大相径庭。田成有认为,减少死刑已经成为了大趋 势,“现阶段不能再用酷刑,这是奴隶制、封建制的落后方法。”李昌奎有自首情节,并且***人民法院曾经有明确规定,对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 引发的故意***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对于田成有的说法,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家升并不认同。王家升说李昌奎对王家姐弟所做的掐、强奸、用 锤头击打,提起3岁的小孩子撞门,正是李昌奎手段残忍之处。根据我国法律,理应判处死刑。可见对此案法律界都众说纷纭,我们很难想象它会成为10年后的标 杆。     为什么法律和百姓有如此大的距离,笔者认为,现阶段我们的法律体系还比较混乱,从《刑法》到《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今天 一个司法解释,明天一个补充规定,后天一个说明,诸如此类让百姓看的一头雾水。前些年有一个人在过铁路无人看管道口被火车撞死,按铁路的有关规定只能给 300元补偿,死者家属不服,起诉到法院,一审判决获赔20万,如此大的反差,会让我们感到“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历史在进步,文明在发展,百姓在 感知法律,法律教育百姓,这都是文明进步的表现。如果,哪一天,我们都能一起为法律的正义而叫好,为我们的***真正迈进法治的社会,百姓不再有愤怒和落 差,我们不妨真正来一场“公众式狂欢”!

[2011年 8月10日 12 : 33]      评论:[0] | 浏览:[712]
  日 历 calendar
« 9月 202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全 站 搜 索

  博 客 介 绍 
    
  文 章 分 类 
· 瓦文 [273]
  最 新 发 表 
    个人英雄主义应当在团队中淡化
    用智慧来获取自己的快乐
    城管和摊贩的矛盾什么时候才能解决
    阿拉法特的橄榄枝和枪
    看九一一十周年
    得民心者得天下亘久不变
    教育是民族前进的命脉,怎么能断?
    中国的茶道是一种传承
    中国的形象工程什么时候才能觉悟
    月饼税叫人情何以堪
    利比亚反对派真的胜利了吗?
    利比亚反对派真的胜利了吗?
    利比亚反对派真的胜利了吗?
    西方的小报文化让人恼火?
    美国会不会成为世界的大“茶包”
  文 章 归 档 
  最新回复(已关闭) 
  我的连 接(已关闭) 
  博 客 统 计 
·
文章总数:272
·
评论总数:145
·
访问总数:284882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