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民主很扯淡 所谓的民主就是少数人服从多数人来行政,那么这种行政到底好不好?在西方,民主政治有相当成功的地方,但是它绝非人类自我管理模式的终结版。对于处于改革路口的我国来说,西方的民主我们是不是要学,如果要学,那么我们是不是有特色的中国民族路线。 柏拉图和其弟子亚里士多德都不是民主的拥护者,甚至可以说他们是民族的反对者。在我看来,民主好与不好,要看民众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思想水平。在一个思想落后的***,民主比专政更加危险,搞不好就变成公众式狂欢。 亚里士多德对于民主的态度比柏拉图要含蓄得多,他提出的问题是:许多人生活在一起,其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问题。他的理解是对幸福的追求。 而参与性的自我统治体制对于实现这一追求是有帮助的,他认为,民主(democratia)并非本身就是一种好的统治形式,因为它等于是一种不以整个共同 体的利益而仅仅以穷人(ton plethos)的利益为旨归的统治。但由大多数人进行的统治(to plethos)却被证明是一种好的统治形式,只要它是为共同利益而运作。亚里士多德不把这种统治称为民主(democracy),而是称之为 politeia(polity,说得更详细点是宪政——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politeia不同于民主,要 尽可能地根据能力来分配权力和分担责任,因而广泛地利用各种能力与技巧。我感到这样的一种统治是更为合适的,一个共同体中,各人能力大小不同,能力大的, 对社会的管理就该是更好一些,当然这需要对这些能力大的人以更多的欲望的限制,否则就会使这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利益进行过份的占有。于是这就引起了后来政治家如托马斯·霍布斯等提出了制度化地组织权力的主张。 如果民主牺牲少部分对的人来成就大部分错的人,那么民主真的就是一种拖累***的政治制度。就如文革期间,大部分人都是错的,只有少部分是对的,这十年给***带来多少损失,不仅仅是经济,还有人才以及思想。 总结正确的话,我从中可以看到,民主确实是有问题的——因为这种统治形式如果牺牲了少数“有教养”的人的利益,而这些人往往是对于社会发展有见解有贡献的人,这些人就会或者不再思考社会,到世外桃源,或者叛变祖国,难道这是一种对共同体有好处的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