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国的海洋之路 |
|
叹我中华民族,一度缺少海洋意识。史上辉煌多在陆地。作为欧亚大陆联系纽带的丝绸之路,主要也从陆路开拓。当然,我们也曾有过郑和下西洋这一 “有史来***光焰之时代”,参与者达12万之众,但正如梁启超所叹,“而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中国在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世界***位的时候却厉行 “海禁”,从此走向衰败,受尽列强凌辱。 叹我中华民族,从来不乏大海之子。从山东、浙江,到福建、广东,代代相续“下南洋”。你看,一个一个村落的福建人,抱着祖宗、神祗牌位,成群结 队义无反顾地走进大海深处。他们的事迹鲜有记载,但今尚存的“闽海百神”祭祀,不仅具有华夏中原信仰的特征,亦具有鲜明的闽海区域的海疆与海洋信仰特征, 是土地文明走向海洋文明、实现交融与繁衍的经典意象。他们的踪迹难以寻觅,但国际学术界指认的包括千余种语言、近3亿人口的“南岛语族”的祖先,就是福建 史前先民。福建沿海是分布在太平洋诸多岛屿上南岛语族的源头。 叹我中华民族,“下海”实乃迫不得已。我们本喜安居乐业脚踏实地,不愿颠沛流离飘摇不定。只因生计所迫,才“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豪迈中夹杂酸辛;为了绝处逢生,才万里长征,辉煌里多少牺牲。 今天,中国要持续发展、民族要伟大复兴,不能不走向海洋了。2001年,联合国就将21世纪定义为“海洋世纪”,各国***也都开启新的发展战略,何况我有着广袤海洋国土的泱泱大国。 走向海洋!不仅靠坚强意志,更要靠科学规划。不是靠神灵保佑,而要靠现代产业支撑。***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 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业等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渔港建设,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保 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今年,***相继批准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发展规划》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 试验区发展规划》,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将通过这三个经济区连成一片,形成海洋经济为基础的沿海大城市群。中国今天要借海而兴,凭海而富,开发半 壁江山,建设海上中国。 “望海楼”上望海,正有气象万千。
|
|
[2011年 8月17日 13 : 9]
评论:[0] | 浏览:[673]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