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诚实、诚实的对待观众 |
|
石家庄的一个综艺节目,通过社会、家庭、情感的交谈访问,让观众备受感慨。但是***近却爆出,节目雇佣他人演戏,而不是真实的事儿,这让网民引起愤慨。 该节目说的是家住石家庄休门(村)附近的一对儿80后小夫妻许峰和王蓉“啃老”的故事。看了之后真叫人义愤填膺。据说,此节目播出之后,在石家庄休 门(村)附近引起了公愤,大家想知道这“许峰”是谁。可惜,尽管公开进行“人肉”,也还是没有找到。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当地寻访许峰父子也一无所获。8月 12日,“许峰”却主动找到了记者。他告诉记者,《情感密码》是一家传媒公司制作之后卖给相关电视台播出的一档电视节目。而《我给儿子当孙子》只是这家传 媒公司花钱雇临时演员“演的一场戏”而已。 对于石家庄电视台的欺骗行为,我们获知真相的观众一定会立即冒出两个词来:修养不高的人会痛斥“混账”,有点文化的人也一定会大骂“无耻”。对此, 电视台有关人员告诉记者,这期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工作人员的初衷是好的,希望使刚毕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自立自强,同时也引发家长思考如何正确教育引导 孩子。这是以“政治正确”来为无耻行为找借口。目的的正确并不能证明手段的正确,相反,无耻的手段却能证明目的的卑鄙。其本质的问题是,不择手段追求收视 率,以提高电视的***度和领导政绩,更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有了收视率,广告多了,广告费高了,大家的收入也就高了。情感类节目可以转变为口袋里的现金或 支票,虚假“情感”正是电视台向我们出售的***伪劣“商品”。 不过,电视台还有一个解释是,情感类节目不是新闻类节目,是允许找演员扮演的。他告诉记者,这在业内是通行的做法。我们不同意这种说法,你不能把小 说冒充新闻,如果是表演的节目,就请不要以“纪实”的面目出现。至于这种假戏真做是不是“业内通行的做法”,我们不知道,但不能认为做的人多了,骗子就会 变得正当。
|
|
[2011年 8月18日 15 : 18]
评论:[2] | 浏览:[688]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