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关闭一所学校 ,就可能增加一所*** |
|
标题借用于“微博”。我们自然知道,该表述在逻辑上并不严密,之所以依然借用为本文的标题,在于我们认同这样的理念——受教育的权利是与生俱来的 天赋人权。它可能会因时、因地、因财力、因家庭……而存在差异与不公,但却没有任何理由因时、因地、因财力、因家庭……而被剥夺。尤为要者,我们完全认可 这样的认识:所谓义务教育,绝不仅仅是家长的义务,更是***的义务。 从今年6月中旬开始,北京的30多所打工子弟学校相继收到关停通知,关停行动波及3万余名打工者子弟。6月中旬是北京小学新生报名入学的时期, 关停打工子弟学校造成的影响不言而喻。按照***的数据,北京市的外来人口已达704.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5.9%。6至14岁的学龄儿童为24.9万 人,占外来人口的3.5%。在全市常住人口中,6至14岁学龄儿童为88.8万人,外来学龄儿童占全市学龄儿童的28%。外来学龄儿童中,未上学的0.5 万人,占1.9%。 胡适对一些乡村学校也不顾条件规范化、城市化办学非常不满,他这样写道:“列位办学堂,尽不必问教育部规程是什么,须先问这块地方上***需要的是什么。譬如我们这里***需的是农家常识,蚕桑常识,商业常识,卫生常 识,列位却把修身教科书去教他们做圣贤!又把二十块钱的风琴去教他们学音乐!又请一位六十块钱一年的教习教他们的英文!列位且自己想想看,这样的教育,造 得出怎么样的人才?所以我奉劝列位办学堂,切莫注重课程的完备,须要注意课程的实用。尽不必去巴结视学员,且去巴结那些小老百姓。视学员说这个学堂好,是 没有用的。需要小老百姓都肯把他们的子弟送来上学,那才是教育有成效了。”这不是非常照顾、考虑、注重传统、习俗和地方特点吗? ***规定,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由流入地***负责。***被关停的这些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有学上,是短期应当解决的问题,也是任何一个地方***不可推卸的 责任。这些方案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必须通知到每一个焦灼的家长,同时不能设置高于原先学校的门槛,切实保障那些没有了学校的打工子弟,有学上,有书读。
|
|
[2011年 8月18日 15 : 18]
评论:[0] | 浏览:[673]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