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卫佳
 域名:http://imadin.blog.globalimporter.net/
 
  ·从“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说起


    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我们不能否认,人都是有贪欲的,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其动力主要来自人们对物质和文化的需求。对于个人尤其是手握重权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贪欲是一把双刃剑。积极向上的,是推动一个人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等腰三角形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正是把为人民谋利益当作自已的毕生追求,甘当人民好公仆,一心扑在工作上,从而青史留名,被人民群众启动铭记在心。消极低俗的贪欲特别是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追逐如不加克制,就会丧失理智、失去节制,使人为了追求贪欲而不择手段,趟向堕落甚至毁灭的深渊,不但葬送了自己的前途乃至性命,还会成为人民之害、***之祸。这不论看建国之初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刘青山、张子善,还是看经不起改革开放考验的成克杰、胡长清、王怀忠等腐败分子,都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他们虽然级别高低不同,犯罪手段各异,但归根到底,无一不是被“贪火”所焚,被“欲水”所溺。他们有的贪权,权欲极强,不惜花重金跑官、要官、买官,甚至为消灭竞争雇凶***;有的贪财,利令智昏。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就说过:“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个只做物质的主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的人。”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和党性修养,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排非分之念。只有这样,才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拒腐蚀,一尘不染,一身正气,才能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老子高度概括了人与财物名利的辩证关系:“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就是说,罪过莫大于欲望膨胀,祸害莫大于 不知道满足,凶险莫大于欲望得以放纵。所以,知道满足的富足平衡心理,是永远的富足。古往今来,多少贪夫殉财,常常由贪得无厌,不知足,不知止,而栽进了 罪恶的泥潭。清朝的和珅就是典型一例。
 一个人活在世上,如何对待功名利禄?是削尖脑袋、不择手段去追名逐利,还是以淡然之心、从容对待名利得失?读一读老子充满朴素辩证法的慧语,体味一下他对人生修养和处世的见解,我们就能发现他的许多话语犹如不时敲打灵魂的警钟,使人醉而复醒。

[2011年 8月25日 13 : 9]      评论:[9] | 浏览:[1544]
  日 历 calendar
« 9月 202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全 站 搜 索

  博 客 介 绍 
    
  文 章 分 类 
· 瓦文 [273]
  最 新 发 表 
    个人英雄主义应当在团队中淡化
    用智慧来获取自己的快乐
    城管和摊贩的矛盾什么时候才能解决
    阿拉法特的橄榄枝和枪
    看九一一十周年
    得民心者得天下亘久不变
    教育是民族前进的命脉,怎么能断?
    中国的茶道是一种传承
    中国的形象工程什么时候才能觉悟
    月饼税叫人情何以堪
    利比亚反对派真的胜利了吗?
    利比亚反对派真的胜利了吗?
    利比亚反对派真的胜利了吗?
    西方的小报文化让人恼火?
    美国会不会成为世界的大“茶包”
  文 章 归 档 
  最新回复(已关闭) 
  我的连 接(已关闭) 
  博 客 统 计 
·
文章总数:272
·
评论总数:145
·
访问总数:284889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