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老板突然跟我说:今天下午3点钟有客户要过来,你做一下准备吧。听了这话,突然有一种很无助,很惶恐,甚至是惊恐的感觉。以前因为老板不懂外贸,厂子里其他人也不怎么懂,总以为自己做什么,别人都不知道,很有一种无耻的安全感。 这下子突然来了个老外,该怎么接待他呢?来了厂里,应该怎么给他介绍我们的公司呢?在这样的忐忑不安的心情中,客户过来了。把客户让到了三楼会议厅,老板说去拿个笔和纸!心中一惊,这样子的事情也忘记了!(太心慌了)。 突然想起,应该给客户端上饮料啊!(小公司,没有几个人),看到老板娘不慌不忙的端着泡好的咖啡,来到了会议厅。按奈住惊恐的心情,对自己说:没有什么的,只是客户。 说到***后,真的要照不住了,也只是一单生意。虽然脸有点发红,心有点跳,情绪激动,给老板做翻译工作还是比较到位。后来想想,这还是多亏了平时对英语的重视啊。 谈判中,基本上是处于极度劣势的,几乎是客户问一句回答一句这种状态。完全疲于应付。这时候,老板看我实在不行了,就替我回答。(我想他开始让我自己跟客户谈既是对我的一种信任,也是对我的一种历练。 心中不免对老板有一种感激之情。平时虽然挺严厉,但是人还是挺好的人啊。)老板果然是在商场中滚爬摸打了多年了,才几句话,就把客户说的OK,OK的。***主要的客户眉毛一扬,一扬。 当时那个佩服哦。直想老板说的这些东西,完全是根据工厂实际情况来说的,既没有夸大,也没有弄虚作假。 我怎么就没有这样子的思维和口才呢,心想对于谈判这样子的情况了解和涉及的不够深入,以后需要多多学习和多多思考才对啊。在胡思乱想中,做了大概10分钟的翻译。 厂区在这片开发区里面是比较新的。但是不知道同类厂家的情况,再加上对方随同的翻译既专业又气度级佳,无形中带来的压力和对工厂实际情况的不了解,使得自己格外没有信心。 带着客户辗转在各个车间,机械化的介绍显然不能调动客户的情绪,更不用说通过介绍设备,加工工艺,以及通过娴熟的公关技巧来突出自己的产品和优势了。 我感到了自己的无能,这一种感觉像是附着在我心头的一块创口贴,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让我感觉很不爽。 并且***终使得自己下定决心,成为了一名彻底的完美主义者:彻底的翻看福步外贸论坛的帖子,总结并且整理一套自己的外贸资料并对生产过程,工艺,同类型厂家的产品情况等做一个彻底的大调查。 自经过接待客户一事以后,我充分认识到了自己对业务认识的不足。因此从思想上和行为上都端正了态度,开始认认真真地一点一滴钻研外贸知识。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补上自己的不足。 过了两天以后,收到客户回复的邮件,客户希望我们能够给他们寄过去我们的样本,以做参考。要是换到了现在,我可能会考虑一下是否换一种方式来达到他们的要求和需要。 可是,无知往往带给人无所适从和错误的处事行为方式。我随即答应了对方的要求。 是两个原因引导我做出了这个决定: 一.我希望能够获得这个客户,虽然这样子会使得我们显得比较吃亏。 二.从我私人的因素考虑,我也希望可以给对方发送快递,以增加自己对贸易过程的熟悉程度。 这个显然有点不利于公司利益,而且我也很快得到了应得的“报应”,老板语重心长的跟我说,,这个样本不是随便寄就可以寄的哦……当时,感到自己所有的一切阴暗的思想都在老板的犀利的目光中暴露无遗。 我只好汕汕的说:老板,我知道了,以后我一定会慎重的考虑的。接着便一溜烟似的跑出了他的办公室。 虽然事实证明了,我的***个考虑方式是达到了目的的(对方开始下小量的订单),但是我想,如果我现在碰到这样子的情况,我可能会跟客户说:因为我们公司从事的行业,机型都不是非常广泛,且我司所涉及的类型较为丰富, 有些新的机型可能没有能够罗列在样本中,所以希望能够得到贵公司对于我公司哪一类产品比较感兴趣的信息,以便我可以把该类型的产品的信息给贵公司做一详细介绍。这样子,也使长年累月寄送样本的支出得以控制在一定的预算之内,希望贵公司与以谅解。 因为是一家瑞典的公司,其地址和公司名称都显的很短,出于稳妥的考虑,便在下午3点钟左右给客户打了一个电话确认其地址和名称。 客户接到我的电话有点吃惊,但是觉得很高兴我对他们的重视,而我更是激动不已,连语速都没有控制好,甚至还感觉到了自己语音的颤抖,脑中***的意识便是如何控制好自己的发音和情绪,眼中不禁朦胧了起来,脸上竟感到一片片的火辣感受。 想起亦是十分可笑。打完电话,单位的人看着我,都笑了起来,我也只好无奈的笑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