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上班当会计了,一晃都好几年过去了,一直在单位里老老实实地做着革命工作,没有想过私下做一点属于自己的事情。
1991年的时候,一个朋友开了一家公司,请我去给他做个兼职会计,我欣然应允。 做兼职会计,一般都是亲戚朋友介绍过去的或者是亲戚朋友自己开的公司。因此我想:做就要尽可能做好,不能让人把咱会计看扁了,要让他们知道我们不但会做帐,还能帮他们出谋划策呢。但做了不长的时间,我就发现,自己的想法太天真了,他们只是给一些单据让我做个帐,出份报表就行了,其他什么都不需要。 从此,我也不刻意去了解所兼职企业的经济业务,只对拿到手的单据进行粗略了解,并做帐务处理。 几年的时间里,我代过不少单位的帐,有工业的,商业的,房地产业的,还有餐饮娱乐业及咨询服务业的。资产有几万元的,也有上千万元的。这些企业经营的业务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基本上都是私营企业。 办企业就是要盈利,国有企业还讲求社会效益,私营企业追求的就仅仅是经济效益了。有些私营业主们只要觉得有利可图,他们就会想尽办法去钻营,在那个税收征管体系还处于逐步完善的岁月里,尽可能少交税便成为一些私营业主追逐利益的途径之一。 要少交税,帐就不能做得那么实,收入就不能做那么多,流转税要少交,所得税不交。一切的这些要求我的帐要做得严密,要做得让税务人员明明知道是不真实的,但也无可奈何。总之,千万不能露出马脚让税务人员看出来,那样的话补了税不说,还得求爷爷告奶奶、请客送礼来免于罚款。如果真是到了那一步,作为会计的我,声誉也要受到影响,在我们这个不大的城市里,这种无形资产的损失可万万丢不得。为此,我真的动了些脑筋,以至于短短的4年时间里,头发每年以50%的速度递减,脸上的皱纹一年以二年的速度双倍递增。 在那段兼职的日子里,幸好我没有丧失基本的理智,对于帐面上做得过份的企业我也不怕伤感情,坚决说“拜拜”。有一家房地产公司,房子都建了一年多,预收的售房款也收了一些,可老板是一分钱税也没交,也交不出。原因是他的收入全部用来垫付给工程队的建房款还不够呢,他的800万元注册资本(那时这里有开发资质的房地产公司必须要有800万以上的注册资本)连20%的到位率都没有,向银行借款的条件也达不到。我不得不借口不干了,后来这家公司也是实在做不下去了,其所有的业务被一家有实力的大型房地产企业整体收购。 随着我做兼职的单位的增多,随着***税收监督体系的日臻完善,随着税收稽查力度的逐步加大,我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今天担心着这家有人来查,明天担心着那家有人来查……失眠的次数越来越多,体质也越来越差。 95年初夏的一天,我正在单位上班,一家技术公司打电话给我,说税务局上午要来查帐。我赶紧请了假过去,一看场面,当时就懵了:由于他们事先没有准备,小金库的帐也被翻了出来。 此前,我知道他们肯定有“小帐”,我知道我做的帐只是他们对外的帐,即所谓的“大帐”,但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小帐”比我所做的“大帐”还要大。 这次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公司关门了,负责人也被收监了,出纳会计吊销了***,我——一个兼职会计,由于兼职“不知内情”,勉强躲过了一关。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企业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赢得客户,赢得市场,才能为自己赢得财源滚滚,我所兼职的单位其中靠做假帐、偷逃税款的,不是***终歇业,就是不死不活的,基本上没有一个有像样的。 几年的兼职会计生涯,所付出的艰辛,所担负的精神压力是无法计算的,它远远大于我所得到的几万元的兼职费。也许我本就不应该做那些帐,得到那些身外之物,那些原本就不属于我的东西,怎么能为我所用呢?呵呵,也就在几年里,这笔不多的兼职费,也被股市吸食得一干二净。 兼职会计所承受的风险要大于专职会计,主要因为兼职会计由于时间、关系等等原因对单位的经济情况一般不能全面掌握,因而造成其对自身的风险不能正确把握。可付出同样的工作量,兼职会计所得的报酬要比专职会计低得多…… 看着日见稀少的头发和日渐增多的皱纹,想想一次次侥幸闯关的狼狈,唉,这兼职会计,不做也罢。想开了,也就离提心吊胆的日子远了。 此后,我推掉了所有的兼职会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