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人
 域名:http://kuaileyizhan.blog.globalimporter.net/
 
  ·会计上,实行“免、抵、退”政策的账务处理也相应有三种处理办法生产

目前,我国对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的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税法上,对“免、抵、退”税办法有三步处理公式:一是,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售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当期留抵税额;二是,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三是,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会计上,实行“免、抵、退”政策的账务处理也相应有三种处理办法。

  一是,应纳税额为正数,即免抵后仍应缴纳增值税,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二是,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时,可全部退税,免抵税额为0.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三是,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通过以上三种情况的分析与处理可看出,如果不计算出“免抵税额”,会计处理上将无法平衡。下面,笔者举例说明。

  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该企业2005年1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300万元(不含税),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2400万元。假设上期留抵税款5万元,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15%,则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 外购原辅材料、备件、能源等,分录为:

  借:原材料等科目                 5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0

  贷:银行存款5850000

  2. 产品外销时,免征本销售环节的销项税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                     24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4000000

  3. 产品内销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5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0

  4.    月末,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2400×(17%-15%)=48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48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80000

  5. 计算应纳税额。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51-(85+5-48)=9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90000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90000

  6. 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90000

  贷:银行存款90000

  依上例,如果本期外购货物的进项税额为140万元,其他不变,则1至4步分录同上,其余账务处理如下:

  5.计算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300×17%-[140+5-2400×(17%-15%)]=-46万元。由于应纳税额小于零,说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46万元,不需作会计分录。

  6. 计算应退税额和应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5%=360万元。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360万元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360-46=314万元。

  借:应收补贴款                            46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314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600000

  7. 收到退税款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460000

  贷:应收补贴款               460000

  依上例,如果本期外购货物的进项税额为494万元,其他不变,则1至4步分录同上,其余5.6.7步账务处理如下:

  5.计算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300×17%-[494+5-2400×(17%-15%)]=-400万元,不需作会计分录。

  6. 计算应退税额和应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5%=360万元。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00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360万元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360万元,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360-360=0万元。

  借:应收补贴款                        360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600000

  7. 收到退税款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600000

  贷:应收补贴款                     3600000

[2006年 9月20日 21 : 4]      评论:[2] | 浏览:[1989]
     免抵退
    好,讲得很详细,谢谢!
    ansin | 2006年 10月31日 15 : 11

  日 历 calendar
« 9月 202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全 站 搜 索

  博 客 介 绍 
    http:// *域名隐藏* .163(dot)com/ 我的网易博客也不错 欢迎您来走走
  文 章 分 类 
· 学习 [151]
· 税收相关法律 [4]
· 密语 [68]
· 哲理 [132]
· 教育 [11]
· 会计 [46]
· 税政 [25]
· 体育 [6]
· 健康 [21]
· 小说 [13]
· 创业 [26]
· 税务代理 [2]
· 为人处世 [6]
· 注税2 [18]
· 法律 [3]
· 注税1 [32]
· 财务与会计 [25]
· 笑话 [75]
· 现实 [189]
· 情感 [49]
· 历史 [11]
  最 新 发 表 
    做人做事应先做好性格
    ctrl+z的用法
    职场上遭遇吹毛求疵的主管
    职场上遭遇吹毛求疵的主管
    12
    非流动资产1-2
    非流动资产1-2
    小窍门
    又到小麦收割时
    001
    建造合同的计税分析
    第十二章 流动负债
    001
    为2008年喝彩
    看看吧?
    1.财务管理概论
    12.流动负债
    09.流动资产
    06.股利分配
    5.投资管理
    04.筹资管理
    03.财务预测和财务预算
    2.财务分析
    13.非流动负债
    17章 财务报告
    你陪我的波,你陪我的波
    生命的强度
    绿茶---我的爱
    股权激励实例
    易被误解的税法规定
    支票的填写
    于丹《论语》心得之五 朋友之道
    1
    今年通过两门注册税务师***-----与大家分享快乐
    使 XP快上几倍的三招,很简单(***实用)
    女人自白:我渴望一夫多妻制的生活
    于丹论语心得-4
    人生若只如初见
    有容乃大
    哲学人生
    人生的意义
    施爱的幸福
    不要让员工对企业感恩
    1 史上***有技术含量的色笑话 ----禁止“正经人”和女人看
    会计凭证的摘要---会计基础工作
    女生像猪的***理由 ---转帖
    笑话:毕福剑给孩子取名字(看了***会笑晕的) ----转帖
    房子----房奴---***
    老婆,我记得你十年,想你用十天,来生还你一辈子---转
    中国的总管家---深切怀念伟大的周***
  文 章 归 档 
  最新回复(已关闭) 
  我的连 接(已关闭) 
  博 客 统 计 
·
文章总数:886
·
评论总数:709
·
访问总数:2298034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