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将至。在春节前后这个时段内,许多市、县(区)的电视台荧屏上往往不乏连篇累牍的“拜年”节目。这类节目一般都是由一个个本地党政机关或者事业单位的头头上镜亮相,然后一个个念上几句千篇一律的套话:“××局机关******(或局长)率全体同仁向全县(市、区)人民拜年!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云云。
党政机关领导向百姓群众拜年,自然是件好事,但好事也一定要合理合法。殊不知这种“拜年”,并非人们相互之间通常的那种“携礼”相拜的民俗,而是典型的“公家出钱,领导长脸”。有群众一语道破:此乃“公款拜年”也! 首先,这种“公款拜年”的形式是耗费了纳税人的血汗钱。播送这类“拜年”节目,其实就是做广告,电视台都得收取不菲的广告费,自然是由单位公款支付。众所周知,党政机关以及许多事业单位都是由财政供养的,实际上都是花的纳税人的血汗钱。这样的“公费拜年”显然是属于不正之风的行列。难怪群众揶揄道:这是拿老百姓的钱,为某些领导做形象广告! 其次,“公款拜年”挤占了地方电视台有限的公共文化资源。地方台是直接面向基层和百姓群众的公共媒体,如此众多的拜年广告充斥荧屏,无疑挤占了有限的公共文化资源,也浪费了广大观众许多宝贵的时间。这类拜年节目通常要重播、复播好多次,喋喋不休的公款拜年广告,显然要浪费观众许多宝贵的时间,甚至会形成一种视觉污染!一些群众对频频上镜拜年的某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很反感:这是糟蹋了荧屏的形象。 其三,“公款拜年”容易助长腐败行为。拿着公家的钱,往个别领导脸上贴金,助长了一些部门的腐败风气。更有甚者,个别单位还借“电视拜年”之风乘机推销商品搂钱,为自己的单位建小金库提供便利。 有鉴于此,这样的“电视拜年”不仅不利于***机关的“形象建设”,而且也有悖于我们的党风廉正建设的指导思想。所以,荧屏上的这类“公费拜年”广告节目是该清理的时候了,个别地方的领导干部也该自觉终止这种“不受欢迎”的“表演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