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以后,中国主要建造了4型沿海客轮。 1.“长”字型客轮,共建造14艘,长征、自、力、更、生、锦、绣、河、山、松、柏、柳12艘归上海海运局管辖,珍珠梅、万年红,2艘归广州海运局管辖,主要用于长途客运,主要航线:上海-大连、上海-青岛、上海-广州、广州-青岛-大连,有时候还跑跑上海-日本。排水量7000多吨(好像是7500,记不清了),定员900左右,高峰期可加300多张散席(就是一张席子,爱上那睡上那睡,如果人家同意,上特等舱都可以)。 2.“天”字型客轮,我见过的有:天淮、天潭、天池、天山、天鹏、天江(肯定还有,这型船不止6艘),全部归大连海运局管辖,主要用于北方航线,主要航线:大连-烟台,大连-天津,大连-青岛,大连-上海。排水量5000多吨,定员868,其中1等舱2人,2等52,3等450,4等78,5等286(俺手头有张天字型客轮的铺位表,以前这些船的铺位表俺都有的,上学的时候都当草稿纸用)。 3.“新”字型客轮,我见过的有:繁荣昌盛、展、茂(可能还有),全部归上海海运局管辖,主要用于短途客运,主要航***海-温州,上海-宁波。排水量3800,定员不清楚,反正我见过拉1200多人的时候。 4.喜鹊、百灵,归上海海运局管辖,是当年上海-温州航线火爆的产物,主要跑上海-温州和上海-宁波。排水量印象中是5000多吨,定员多少不清楚,见过拉1400多的时候。 其实这些船都是客货两用的,以载客为主。 条件***的是长字型,其次是天字型,百灵喜鹊比新字型好点,但也好不到那里去。 新字型***差,有一次从青岛到上海,做的荣新,舱室条件差不说,抗浪也不行,5级风就不行了。虽然我不晕船,但是那么点的浪就不让上船头,非常的不爽。 以上说的航线是主要由这些船型跑,有时候也客串一下,比如说荣新跑个青岛,长自去个温州(一般不用长字型跑短途,排水量机会是新字型的一倍,载客量差不多,赔死)。 俺不才,做过所有的长字型客轮,外加天淮、天池、荣新、展新、喜鹊、百灵。
以上纯是自己乱写,排水量都是问的船上的人,估计错误不少,毕竟俺的童年是伴随着这些船渡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