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销利润是外贸4至5倍 出口商紧盯国内市场 日前,由于加工产品利润微薄,***汇率小幅上升,外贸企业的利润已经大幅下滑,再加上***临时许可管理的众多限制条款要延续3年,无论是出口商,还是外贸加工厂都迫切需要找到新的赢利点渡过难关。迫于生存压力,多家外贸企业已开始在国内铺设网点。 企业出口层层受阻"今年我们纺织企业真是苦不堪言。 国际市场隔三差五又有新动向,弄得企业晕头转向,不知道如何应对。"自从8月1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受理了美有关纺织行业组织对中国输美裙子、睡衣、泳衣、女式梭织衬衫、袜子5种纺织品的设限申请后,纺织企业再次忧心忡忡。 广东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的严主管表示,虽然目前该公司对美出口尚未停止,但在大约一个月的***期结束后,他们这几种产品的对美出口就要停止了。"虽然我们与世界150个***都有贸易往来,但美国的市场地位是其他***没法比的,损失不少。"谈到损失,严主管显得有些激动。南海合兴袜业制衣有限公司外销部的吕小姐说:"自从去年美国设限以来,我们对美出口就很少了。" 同样,合兴袜业也和其他纺织企业一样,正在关注***商务部的行动。吕小姐还透露,目前在合兴袜业所在的南海市里水镇,有不少专做出口美国的小厂已经停产了。 除了贸易壁垒,近期***突然升值,也给纺织服装企业当头一棒。宁波健鹰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寿国坦陈这个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利润又小了,压力又大了,出口生意更不好做了。" 转战国内市场面对国外市场的风险和压力,不少纺织服装企业开始转战国内市场。 资料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到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由2000年的30.4%提高到45%,城市人口将由2000年的4.46亿人增加到6.28亿人,10年内将有1.5亿-2亿农村人口转入城市,从而构成对日用消费品和耐用商品的强大需求拉力。随着***区域战略重心逐步转移,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不仅将成为中国经济成长的新动力,而且将培植出强大的消费引擎。资料表明,2004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1732元,只相当于***平均水平的69%、东部地区的49.2%。有***计算,如果人均消费能达到***平均水平,那么中西部与东北地区将增加消费需求5120亿元;如果达到东部地区水平,将增加消费需求12960亿元。对于如此庞大的消费潜力,谁能够将其率先拢入怀抱,谁就能够控制未来中国市场的"制高点"。 采访中,北京一位常年做衬衫出口的企业主坦言,现在除去面料、品牌费等成本,出口服装利润只剩下了4%,可是同样一件衬衫如果在国内销售,企业的利润空间将是外贸交易的4-5倍。"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舍弃国内市场?" 空间有限渠道不畅虽然国内市场的高额利润吸引了大批被国外市场折腾得头晕脑涨的纺织服装企业,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国内市场的空间同我国轻纺产品的生产能力相比,还有一定的落差。近年来轻纺产品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仅2005年前5个月纺织业投资同比增长39.7%,其中相当一部分产能将于近期形成,这些行业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受欧美等国对我纺织品设限和贸易摩擦加深的影响,国内市场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价格将进一步下降。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其调查的84种纺织品服装中,86.9%的商品供过于求。这个数字再次印证,纺织业国内竞争正在不断加剧。 另外,与一直主销国内市场的纺织企业相比,许多纺织出口企业过去一直走净出口的路线,随着国外市场的风险加大,才转投国内市场。这种转变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这些企业过去由于不经营国内市场,因此没有铺设国内市场的销售渠道,和那些长期走国内路线的厂家比,初期的竞争力必然要打些折扣,而且渠道建设不是一天两天能够铺成的,需要周密的市场计划和大量的"铺路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