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国制造”在俄罗斯 |
|
“中国制造”在俄罗斯 随着中国商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俄罗斯市场,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这一商品产地标识已益被俄罗斯消费者所认识。在许多俄罗斯的家庭中,大多数的日用品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在他们的心中,“中国制造”意味着物美价廉。 与欧洲其他***相比,俄罗斯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长期的政治、经济的不稳定,致使制造业严重受挫,产自本土的大众商品更是少之又少,而近邻中国经济发展迅猛,轻工产品,尤其是日用品的生产成本低廉,许多企业在国内市场饱和之际,都在积极走出国门,开拓外销市场,这就为中国产品打进俄罗斯市场创造了巨大的商机。 现在,在俄罗斯的市场上,中国产品的确比比皆是。 从中国来俄罗斯旅游的人往往会发现,除了糖果、套娃这类俄罗斯传统礼品之外,在俄罗斯市场上销售的日用商品大多数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与前些年有所不同的是,现在,中国制造的产品的质量比前些年有了显著的提高,MADE IN CHINA在俄罗斯意味着低价高质。 几天前,一位来自中国上海的游客在莫斯科***的国营商场“贡姆”中花2000多卢布(合70美金左右)买了一个美国***“耐克”的书包,回到宾馆打开后才知道,原来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绕了一大圈却买了个国产的书包,这位游客觉得心中有些不舒服,再次去这家专卖店时,促销员告诉她,这家专卖店中的大部分产品都是“耐克”在中国的厂家生产的,质量非常不错。 的确,“中国制造”如今在俄罗斯的许多日用消费品商店里可以说是铺天盖地。 在莫斯科的的许多大型超市里,中国产品种类繁多,随处可见,如玩具、服装、鞋袜、箱包、厨具、家具、运动器材、计算器、照相机、电视机、计算机显示器等等。在这些商品中,中国产品所占比例一般在市场分额的30%以上,占比例***多的是产自中国的服装和鞋类,所占比例一般在60%以上。 在莫斯科的一家大型玩具店,销售各种毛绒玩具、塑料玩具、机械玩具、电动玩具、手推车等等儿童用品,而几乎每一个玩具的商标标签上都印着MADE IN CHINA的字样。MADE IN CHINA的产品在这里已经占到80%左右。 在一些较大的家电商店,产自中国的商品从光盘包到发烧音响,覆盖了大部分商品门类。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产品,如CD随身听、箱包、电话机等,几乎是清一色的中国造。 在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很大部分是日用品。从中国进口的服装、鞋、玩具等众多商品几乎垄断了俄罗斯的大众市场。 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中俄双边贸易额持续大幅增长,200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有望达到140亿美元,连续第五年保持增长态势。***认为,这表明中俄经贸合作具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从1999年的57.2亿美元跃升至80亿美元,2001年突破100亿美元大关,2002年又创下119.27亿美元新纪录。200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有望达到140亿美元。中国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只相当于美国的1/20,相当于墨西哥和匈牙利的1/3)、产品基础加工质量的提高以及多种产品供应链的不断完善等优势已使中国产品进入到俄罗斯多种不同的销售网络中。 中国产品在俄罗斯的销售场所基本以莫斯科的集装箱市场为主,在商品零售渠道及类别上既有百货店、也有一些仓储式专营店及大型超市等等。如今,中国出口商品在质量、包装、价格、销售渠道等方面,有了质的突破并已经在俄罗斯市场占有一定的地位。 俄罗斯被世界的一些***经济学家为“世界商业***后一块未被完全开发的处女地“,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21世纪,俄罗斯将成为世界上很大的消费市场。目前,越来越多的***把目光从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欧美***投向了具有巨大潜力的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土耳其、越南等国的产品也已经大量进入俄罗斯市场,并与中国产品形成了竞争。从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在这些参与俄罗斯进口市场竞争的主要***和地区中,“中国制造”的产品总体竞争力相对于其他***和地区有持续而明显的提高,因为质高价低,“中国制造”的产品暂时占有优势。 目前,中国实际上已成为俄罗斯的主要轻工品进口国。依靠廉价劳动力确保优势的中国造,已日益摆脱了廉价商品的形象,正在以多种多样的产品和技术力量展开角逐。中国连续5年保持对俄罗斯大幅的出口增长,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商品在俄罗斯市场上的适应性和竞争性较强,另一面也说明俄罗斯市场在其经济逐步复苏后对中国商品仍具有较大的需求性。 但是,从莫斯科的集装箱市场和俄罗斯全民经济博览中心反馈的信息来看,中国在纺织、低档家电等领域正面临着来自土耳其、印度、越南、日本、韩国等国的剧烈竞争。 土耳其在争夺俄罗斯纺织市场份额上的确已经成为中国***潜力的竞争对手。随着土耳其的纺织产品大量进入俄罗斯的中高档商场,俄罗斯人对土耳其商品的认可程度已经***增强。 不过,由于中国商品在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上的强大竞争力,土耳其纺织品现在对中国商品还不足以构成致命的威胁。 在家电行业,中国对俄罗斯市场的出口,外商投资企业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对俄罗斯出口产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外资企业生产的。像索尼、松下、东芝等日本大公司在俄罗斯市场上出售的电器产品,有不少都是在中国加工生产的。这些公司利用自己的品牌,借助中国的廉价劳动成本,通过在中国加工生产,赚取了大量的利润。 从近几年来“中国制造”在俄罗斯进口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变化情况看,中国可以说是俄罗斯进口市场上***的赢家。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服装和鞋类产品在俄罗斯市场占***位。目前,俄罗斯是中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俄罗斯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服装、鞋类、高新技术产品、纺织品、家电等。 虽然俄罗斯有些人抱怨中国产品充斥俄罗斯市场,但是如今的现实是俄罗斯人已经离不开中国产品。更有一些经济学家称中国为“世界工厂”。 正是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低,所以许多国际***品牌都将生产订单交给中国企业去做。据说耐克公司把60%以上的运动鞋生产放在中国,世界******衬衫的订单也大多数都下给中国企业。 然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虽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生产订单,但执行这些订单的中国生产厂家***终能赚多少钱呢?重要的是,这种现状还能持续多久呢?“来料加工”,为别国品牌做“嫁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一位成衣商说,一件在俄罗斯商店里卖3000卢布的女式上衣,通常中国厂家***多只能拿到600卢布,有的甚至只能拿到400卢布。这中间的一大块利润便全被中间商吃掉了。 所以,不容乐观的是中国如果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就应该有中国自己的品牌产品和行销渠道,中国企业应获得比现在更多的利润。“中国制造”并不等同于“中国品牌”,从这一点来说,品牌意识很重要。只有投入资金创建、培育自己的品牌,并获得俄罗斯消费者的认可,才能获得巨大的品牌附加值。 中国的企业必须意识到品牌产品市场蕴涵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在美国德望家用电冰箱和洗衣机行业,前五大品牌占有超过80%的市场份额。在欧洲,至少80%的电冰箱销量源自更新换旧购买——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以前所使用的品牌产品。品牌代表性能和价值,发达***中的大多数消费者青睐自己所熟知的品牌。品牌产品的高价格可以***直接地转化成巨额利润。尽管,树立品牌需要巨资投入。当年,日本和韩国也是投入巨资才使SONY、PANASONIC、SAMSUNG、LG等品牌在在俄罗斯市场获得了***认可。 “中国制造”品只有走品牌之路,才能在俄罗斯市场收到长期的高效益回报。(贲鹏)
|
|
[2005年 12月8日 18 : 52]
评论:[0] | 浏览:[2720]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