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08-6-23 21:24:46 俄罗斯目前的市场经济具有什么特点?这是开展对俄贸易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不同的矛盾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以为现在就可以普遍实行的信用证为结算方式的贸易往往事与愿违。这是因为用开启发达西方市场的钥匙(信用证)来开启俄罗斯不成熟市场这把锁,是开不开的。如果把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比作一个经验丰富的成年人的话,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则还是个儿童,现正迈向他的少年时期。 一、俄罗斯市场经济产生、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非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1991-1993年上半年)。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俄***开始大量引进西方的改革方案,推行私有化,雄心勃勃地构建市场经济的框架。这个时期俄罗斯经济的特点是: 计划经济原有的联系和基础被破坏,但还没有完全消失, 仍有很大的影响力;市场经济的要素刚刚在构造,还没有成形、竞争机制亦没出现;小商贩小私有者日益增多,但还没转化成资本家;人们的观念未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还在起作用。正像一辆汽车已经刹闸,停止运行,但惯性使之向前继续滑行一段一样,俄罗斯的计划经济已经分崩离析,但整个经济的大背景,非市场经济机制还在发挥作用。 这个阶段,是中俄易货贸易的黄金时期。"低工资、低物价"像一道屏障阻止了西方***的商品大量进入俄市场;中国日用消费品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对手,迅速占领了俄罗斯市场;俄罗斯的大公司、大企业都同中国做生意,信誉好、履约率高。 (二)市场经济框架已经出现,竞争机制尚未真正发挥作用的阶段( 1993年下半年- 1995年底)。 西方发达***通过1991、1992年两年出口信贷等途径,迅速占领了俄罗斯消费品市场的大部分,俄罗斯与西方的联系日益密切;企业普遍实行了私有化、商业银行、房地产公司、股份公司等市场经济要素象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俄私人资本开始了自己的原始积累时期,掠夺、欺诈、蒙骗、***成为获取财富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的观念渗入人们的头脑,实际地改变着人们的行为规范。此时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市场没有完全被占满,与其说俄国这时已经是市场经济了,不如说它是个"大市场"(大集贸市场)更确切。 这个阶段中俄易货贸易走向衰退,俄方接到我方货物后,欠债不还普遍化;普遍开展正规化的现汇贸易条件不成熟;中国地方外贸公司陷入困境,相当一部分撤出俄罗斯市场。但此时市场上中低档日用消费品商品需求巨大,竞争不激烈。一些经营机制灵活的公司开始转换贸易形式。为了避免风险,他们不再发货给俄罗斯客户,而是发给自己;自已在俄注册公司、自己接货、自己销售,从事"跨国直销"或"跨国自销"。 这样,在易货贸易萎缩的同时,跨国营销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至1995年跨国直销成为在俄的中国公司开展贸易的基本形式,达到它的鼎盛时期。在莫斯科从事跨国直销的中国公司***多。莫斯科是欧洲***的商品集散地,集中了俄西部地区70%以上的中国商人,市内已形成了十余栋著名的中国商品批发中心和中国商场。独联体各国、俄罗斯各地区都有商人到此进货,其中***有名的就是"兵营"和"扩东商贸中心"--全俄***的中国皮夹克批发中心。在俄远东地区,黑龙江省在哈巴边区、滨海边区、阿穆尔州和比罗詹***自治州等4州区建立了7个中国商品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市场年销售我国商品达15亿美元左右。在戈罗捷阔沃市兴建的大型综合中国市场上,已有20多个中国厂家,如天津"六必治"牙膏厂,上海"中华"牙膏厂,广州"宝洁"公司等承租了摊位搞直销。在俄罗斯的中部地区,如鄂木斯克,秋明、车里雅宾斯克、叶卡捷琳堡等大城市也都有中国公司在搞跨国直销。在易货贸易步入困境,正规化的信用证方式的贸易困难重重的条件下,跨国直销这种"非正规"的贸易方式却在俄罗斯大地上兴起,并发展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已经成为正规贸易的重要补充。 (三)俄罗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初具规模, 市场竞争机制开始充分发挥作用的阶段( 1996-1998年)。 经过5 年的发育,俄罗斯的市场经济的基础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消费品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劳务市场、技术信息市场、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等等已全面形成,并开始了初期笨拙的运转;70%的企业变成了私有企业,国内总产值的70%是非国有企业生产的;***初的小私有者,已经发展成为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家和私人企业;俄罗斯已经出现了一个颇有影响并在政界有自己代理人的中产阶段;两极分化严重,出现了相当可观的失业大军;市场观念普遍化,已成为全民意识。 此时,日用消费品市场已全部被占满,为争夺有限的市场,各国商人开始了你死我活的较量,资本主义残酷的竞争机制终于充分发挥作用了。同时,这种优胜劣汰的过程在金融业,房地产业等领域也出现了。1996年是一个转折点。如果说1996年以前俄罗斯私人资本的发展是以资本的积聚为特征的话,1996年以后将要开始资本的集中过程,竞争将空前残酷,一大批新生的中小私人企业将被挤垮吞并,只有通过这种大鱼吃小鱼的竞争机制,私人资本才能实现由积聚到集中的转化,才能出现现代***家、大企业。对于中国人来说,1996年也是一个转折点,俄罗斯消费品市场已相对饱和,中国商品供大于求,跨国直销贸易,由高潮转入暂时的低潮。 1、中国商品发货量激增。以皮夹克为例,1993 年以前年发货量大约为 30-40万件,1996年猛增到300-400万件,以至皮夹克市场***饱和。其他如鞋、裘皮等积压严重。 2、价格体系混乱。 不少公司在离开俄国之前要处理存货,或者有的个体公司从国内运来不付货款的货物,以及积压几年不适销的商品,往往"跳楼"甩卖。人造毛皮大衣12美元、牛仔裤1.5 美元、羽绒服2-3美元、羊皮夹克25美元,价格低于成本的比比皆是。 3、许多中国厂家直接进入俄国市场。 像海宁皮夹克集团公司,沈阳"双枪"、浙江"雪豹"这些***皮夹克厂家都直接上莫斯科卖自己的商品,货量大且价格低,为了维持工厂开工,不惜保本,甚至微亏销售。 4、俄国财政空虚。从1995 年起拖欠工资、退休金,至今仍没全部补发。所以居民的购买力还比较低下。 这样,莫斯科市场上堆满了卖不动的中国货。1996年以前,发货单位,其中国营企业亏损大,但私营企业亏损小。1996年开始,不仅国营企业亏损更加严重,超过50%的私营企业也出现了亏损。1996年以前,"练摊"的基本不亏,现在则有盈有亏。这么大面积的亏损,1996-1997年,跨国直销活动已由蓬勃发展转入暂时的低潮。于是,一大批靠机遇而不是凭实力进入俄罗斯市场的公司纷纷退出。置身于前所未有的残酷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每个公司都要为自身的存亡作殊死的拼争。 由此可见,俄罗斯的市场经济从无到有,是一步步发育起来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之相适应的中俄贸易也在不断变换形式。 二、俄罗斯市场经济的若干特点 从俄罗斯市场经济的生长发育过程看,俄罗斯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了,但它不是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而是尚未发育完全的幼稚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的一切弊病它都有,现代发达资本主义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却没生成;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机制、价值规律已经发挥作用,但发达资本主义***限制这种作用的盲目性、破坏性的手段却不存在;私有财产已经形成,但保障私有财产的严谨的法律体制和机制尚有待***。这是离现代发达资本主义还有相当距离的低级的资本主义。俄罗斯资本主义将变成发达的市场经济,变成美丽夺目、翩翩起舞的蝴蝶,但它现在还不是蝴蝶,它只是难看吓人的毛毛虫,它仅仅处于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不经过生命的毛毛虫阶段,蝴蝶是不会生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