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2007年通货膨胀的困挠 2007年下半年,物价大幅度上涨,通货膨胀一再冲破警戒线,使俄罗斯居民深受其害。今年夏天,粮食开始涨价,之后其他各类食品也随之提价,价格变化幅度平均为50%,对居民产生的很大的消极影响。如果以官方通胀率为看,9月份仅为0.8%,它对生活水平不应该产生严重影响。但事实上,官方统计数字与客观实际相差甚远。它已经引起居民很大的不满。例如葵花子油,官方统计9月份平均上涨了13.5%,个别地区高达35.6%,但根据各地区的统计,北奥塞地涨幅达到40%。牛奶也是如此(官方统计平均涨幅为9.4%),卡鲁加州定量包装黄油上涨50%,利佩茨克州上涨了30%,与官方统计的7.5%相差甚远。雅罗斯拉夫州盐价上涨一倍。莫斯科鸡蛋价格上涨了一倍。面包普遍上涨了10%,而不是官方统计的1%。卡累利亚连蔬菜都上涨了49.2%,而其他地区在此期间蔬菜价格却普遍平缓下滑。再以干酪为例。干酪是俄罗斯人***普遍食用奶制品,官方统计上涨幅度***的地区是伊万诺沃州:27.4%。但来自海参葳的消息说,商店里的干酪已经从130卢布/公斤 上涨到210卢布/公斤,也即涨幅超过60%。俄罗斯传媒指出,应该从通涨率中划分出“个人通胀率”。例如,对于低收入群体,其在食品方面的支出即占其总收入的50-60%,如果食品价格上涨50%,那么很显然,其食品消费将减少一半。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对通胀率的感受不会停留在对官方数字感受水平上,而是具体的在商店里要支付的商品价格水平上。 2007年***后三个月里,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情况是:牛奶—44.5%,鸡蛋—33.5%,蔬菜—41.1%,仅11月里,土豆上涨5.7%。12月26日,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部长纳碧务丽娜承认:“如果价格平均上涨12%,那么粮食制品则上涨16%,非粮食制品上涨6.6%,劳务上涨13%。 俄罗斯传媒及***提出应对居民收入分类,分析其对物价上涨的反应。收入低于1000美元的家庭,由于食品价格,住房,生活服务,交通费用的上涨,其通货膨胀率应为25-30%;收入在1000-5000美元之间的家庭,类似的通胀率应在20%左右;对于收入更高的家庭,通胀率应该更低。根据这一推理,2007年的现实通胀率,对于大多数俄罗斯人来说,比官方公布的高出一倍。 物价大幅度上涨,这一问题能否解决?从9月份以来,这一问题已经成为***所有工作会议上不能缺少的问题。 许多人指出,能够解决,但有人不想解决。俄经济发展部新部长纳毕乌丽娜提出的反通胀措施一揽子方案是:降低牛奶及奶制品的进口关税;限制粮食出口,提高小麦和大麦出口关税(分别提到10%和30%,但不低于每吨22和70欧元)。 俄罗斯反垄断局局长阿尔杰米耶夫声称,1/4的涨价是卡特尔勾结串通的结果,他留有余地地说:“价格上涨与公司在食品价格问题上的共同行动究竟有多少密切关系,我们一个月后就可见分晓”。“有一些公司,借国际食品涨价之机哄抬价格,将消费者的钱财装入自己的腰包,对这些人要进行惩罚”。他警告说要严厉罚款。反垄断局已经对食品生产者和中间商的涨价不法行为立案15起,并将移交到检察院。 ***里的多数人认为,2007年9-10月价格爆涨是由世界食品价格变化趋势所决定的。俄财政部长库德林认为形势在2-3个月里将会得到稳定。 俄罗斯分析家认为,这一次的价格动荡,其影响将是长远的。而***采取的反通胀措施,是临时性措施。对2009年的预期5%以及其后3%的通胀率的实现更抱怀疑态度。 俄罗斯年底将举行议会选举,2008年3月将举行总统选举。通胀率能否降低是执政党和克里姆林宫领导非常关心的问题,它对选民投票结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只要有利于降低通胀率的,都将是值得一试的。除了冻结价格和降低主要进口商品关税外,***不得不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俄罗斯农业监督局将对外国生产者开放本国市场。向俄供应牛奶和肉的供应商将有所增加,市场甚至可以对中国的肉开放。中国近十年一直被列入肉类产品进口的黑名单内。 2007年10月24日,俄罗斯农业监督局增加了向俄供应奶制品的乌克兰奶制品企业名单,现在乌克兰28家乳制品企业中可以向俄出口的企业增加到10家。乌克兰的畜牧业产品对俄出口是从2006年元月20日开始全面受禁的。乌克兰对俄出口的乳制品以固态干酪为主,占其对俄出口的85%。受禁后,干酪对俄出口量从原来的十几万吨骤跌到三万多吨。 肉类食品也是俄农业监督局关注的重要食品之一。现在可以从巴西、匈牙利、德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进口肉,连中国的兔肉也获得赦免,可以进口俄罗斯。 近两年来,俄罗斯农业监督局关闭了外国出口商市场,2006年该局以各种借口针对某些***关闭了外国公司鱼、大米、肉、和奶制品的市场,或者完全禁止进口。结果引发了价格上涨的后果。例如,在对挪威的鲱鱼、鲭鱼、鲑鳟鱼进口采取了严格限制措施后,2006年其批发价即上涨了100%。2006年对巴西8个州关闭供应鸡肉、猪肉和牛肉的渠道,结果是俄罗斯国内各类肉价均上涨了15-25%。2007年春天,开始限制从印度、泰国、和越南进口大米,结果大米上涨了25%。当时***即告戒说,价格的上涨可能导致通胀率的飚升。类似情况在2003-2004年期间已经发生过。当时,限制肉进口导致通胀率骤升1.2%。 这次***开始采取措施,降低食品价格,只是不久前才开始的。除开放市场外,俄罗斯***还决定降低一些商品,如奶粉,等的进口关税,另外冻结牛奶、面包和奶油的价格。***同时也理解,上述措施已经不能阻止价格的上扬。 乌克兰牛奶厂联盟负责人指出,乌克兰的牛奶生产厂***近将重返俄罗斯市场,2007年三月份,有5家牛奶厂获准向俄罗斯供应奶制品,***近又有三家获得准入,再过一周还有两家将取得通行证。俄罗斯市场对乌克兰的干酪开放也是指日可待之事。俄罗斯分析家认为,俄罗斯***正在积极与通货膨胀作斗争,因此,俄罗斯农业监督局新闻秘书阿列克谢延科承认说,这样的期待是很正常的。俄***肉业联合会执行经理尤辛说:“解除对外国生产者的进口限制非常重要,扩大竞争可促进进口原料价格的降低”。 2008年通胀问题能否得到抑制?许多***不抱乐观态度。官方预测显然是人为降低了的。他们举例证明说,已经被官方批准的2008年的煤气批发价,涨幅为25%,煤气输送费提价19%,2007年煤气平均批发价为1351.8卢布/千立方米,2008年将提到1690卢布。食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靠进口***的,***预测,消费品通胀率***为9-10%,价格上扬***多的将是肉和奶制品。 ***们还指出,目前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在2008年难以继续维持,因为它不仅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且是靠降低企业利润率维持的。因此,降低通胀率,抑制物价,尤其是食品价格,是俄罗斯***面临的重要任务。
|